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19年的今天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以日全食观测证实爱因斯坦的.DOC

1919年的今天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以日全食观测证实爱因斯坦的.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星光偏折 (Deflection of Starlight) 下篇 本篇是.hk/viewthread.php?tid=4169extra=page%3D1 的延續,簡介引力透鏡的物理。 圖一假設引力透鏡是正圓形,其質量 M 集中在圓心,另一星體 S 剛好在圓心背後,星光聚焦于地球,視向的光度也因聚焦而增加。根據相對論,星光偏折角是 Φ = 4 G M / (r c2 )。式中的 G 是萬有引力常數 (6.673 x 10–11公制單位),c 是光速 (3 x 108 m/s)。由于 Φ及 θ角很小並且以 radian 計,式子改為 Φ = 4 G M / ( θ a . c2 ) 式 (1) 在三角形 SLS’ 中 SS’ = Φ (d – a) 在三角形 SOS’ 中 SS’ = θ d 因此 Φ = θ d / (d – a) 式 (2) 比較式 (1) 和 (2) θ d / (d – a) = 4 G M / ( θ a . c2 ) θ 代表引力透鏡的視半角,最早見于愛因斯坦文獻,故 θ又叫「愛因斯坦半徑」(Einstein radius),引力透鏡造成的環狀影像則叫「愛因斯坦環」(Einstein ring),見圖二。大致上,θ 與 M (d – a) 的平方根成正比,因此大質量天體、相隔遠的前後天體 (即是 d a) 更易產生愛因斯坦環。另一方面,θ 與 d a 的平方根成反比,如果 d a 之積過大,結果 θ角太小令環消失。總而言之,出現透鏡的機會要看天體的排列、距離和質量的互相配合。 從上列式子可以推算星體的質量。 例: 在圖一,類星體 L 遮掩另一類星體 S 時產生愛因斯坦環,從觀測得知 θ = 2.08 角秒 = 1.01 x 10–5 radian, L 的紅移 = 0.36,相當于距離 a = 1260 Mpc = 3.89 x 1025 m, S 的紅移 = 1.41,相當于距離 d = 2980 Mpc = 9.20 x 1025 m, (紅移/距離換算請參考 .hk/viewthread.php?tid=3776extra=page%3D4 ) 推算 L 的質量: M = (θ2 c2 ) / (4 G)?d a / (d – a) = 2.31 x 1042 kg = 1.16 x 1012 太陽質量或兩倍銀河系質量。 假力透鏡 ∠SOL = θ1,∠SOL’ = θ2,θ1 ≠ θ2),L 的質量仍然可以算出來,只要把式子修改為 M = (θ1 θ2 c2 ) / (4 G)?d a / (d – a) 就行了。 從上例可見,要龐大質量的天體才得幾角秒的引力透鏡,對於低質量天體 (例如單獨的恆星、太陽系外行星) 造成的 “微引力透鏡”,θ 低至 0.01 角秒以下,大望遠鏡分辨不到這個小角度內的影像內容,只見到被掩星體聚焦成小光點,被掩星體越接近透鏡中心,點的光度越大,如圖三光變曲線所示,天文學家便利用這條曲線的特性 (例如峰幅和持續時間) 來探索難以分辨的小天體,至 2009 年底約有十顆太陽系外行星因行為似 “微引力透鏡” 被發現或待確認中 (http://exoplanet.eu/catalog-microlensing.php)。由太陽系外行星系統造成的 “微引力透鏡” 比圖三複雜些,見圖四,它的視向光變曲線由兩部份組成,a 部份由系統的恆星引起,b 部分由行星引起,只要 b 出現,我們便知道這可能是一個行星系統。 参考: Discovery of the First Einstein Ring Gravitational Lens /pr/2000/vla20/background/ering/ Cosmic lens reveals distant galactic violence /asy/default.aspx?c=aid=7539 Gravitational microlensing /wiki/Gravitational_microlensing Microlensing exoplanets /article/Microlensing_exoplanets Starlight_deflection_2.doc Alan Chu 2 of 3 2010 May ★ 由前景天體 (質量M) 造成的引力透鏡 Φ r a d r S ( L θ 地球 d – a ( 背景星體 ( S’ 4 G M d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