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全国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2015?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中国%#教@育*出版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倒下。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
17.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
[语段(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
1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
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2015?福州中考)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来源:中*^教@#网][来源:zz@st#%^*]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7.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或王命急宣(有时) (2)虽乘奔御风( 尽奔的马 )
(3)既而渐近(不久)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城墙 )
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11.填空。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清澈的特点,以“素湍”、“回清”、“悬泉”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形、色、声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2015?莆田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4-7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落实2016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doc
- 猫咪呕吐,这是咋回事及对策创新.PDF
- 落实宏远兴业的低碳足迹.doc
- 棕榈油现货市场研究报告及相关讲述.doc
-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青年教师公寓及相关方案措施.doc
-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及分析趋势.doc
- 绍兴虞泽染织有限公司及创新途径.doc
- 遴选党费管理合作银行项目(二次)及有关发展策略.doc
- 机械式汽车钢板弹簧疲劳试验台采购项目及分析趋势.doc
- 义乌汽车交易中心一期项目土石方及基坑支护、义乌市模具科及相关方案措施.doc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培优b卷).docx
- 旅游产品设计的色彩文化与风格选择.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a卷】.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能力提升).docx
- 考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docx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2025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题库(附带答案).pdf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