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柱绕流、激波形成与干扰、水下航行体运动特性实验
《实验指导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年12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熟悉测量圆柱体表面压强的方法;
2、了解应用自动测试、数据采集及摄像系统获得航行体运动过程参数的方法;
3、学会应用CFD方法计算、分析激波的形成与干扰
1、小型水洞、计算机及小型水槽;
2、压力测试仪器、数据采集及摄像系统。
三、实验原理
1、圆柱绕流实验
图1 理想流体绕圆柱流动 (1)如图1所示,速度已知(V()、均匀、稳定的流体进入实验段后,在实验段的中心附近正对来流方向设置压力探针,测得的压强即为来流总压p0,在实验段的壁面处开设测压孔,测得的压强即为来流静压p(。实验段中部安装半径为R的圆柱体,均匀流体遇到圆柱体并绕流流过,流动变得复杂,其表面不同位置处的压强不同。为了测量圆柱体表面的压强分布,在圆柱体上开设一个测压孔,并将其与压力测量系统连通,则可感知压强pi大小。实验中按要求转动圆柱体至不同角度(i,测压孔感知的就是圆柱体表面不同位置处的压强,这样就可以将圆柱体整个表面上的压强分布测出。
(2)气体动力学中,绕流阻力即流体绕物体流动时而作用在物体上的阻力,它是由摩擦阻力Df、压差阻力Dp构成。由于流体低速运动时的Df远小于Dp,实验中不予考虑。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
于是,圆柱体表面不同位置处的压强系数为Cpi可表示为
上式右端中的各参数均是测量得到的。
圆柱体受到的阻力FD及阻力系数CD可表示为
上式右端中的各参数也均是测量得到的。通常取N=37,。
图2 激波形成虚拟实验 2、激波形成与干扰虚拟实验
(1)如图2所示,激波的形成与干扰是超音速流动的常见现象,激波激波形成
图3 水下航行体运动特性实验 (1)如图3所示,在静止的小型水槽内,航行体或者被压缩空气从发射筒内弹射出筒、水中运动、出水;或者被牵引机构带动匀速出水。在航行体的头部、侧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共同组成测控系统,获得航行体不同特征位置处的压强。
(2)水槽侧面开设有机玻璃观察窗口,可以通过高速图像采集系统拍摄航行体出筒、水下运动及出水等过程的图像,再利用图像识别方法获得航行体运动过程中的速度特性。
三、实验步骤
1、圆柱绕流实验
(1)实验前由实验指导教师调试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2)实验时首先记录空气温度及大气压力等有关数值;
(3)按照要求安装实验用圆柱体,连接实验段总压、静压测管及圆柱体静压测管,确定圆柱体初始安装角度(圆柱体静压测孔正对来流方向时的(i为零度);
(4)接通各种电源;
(5)起动驱动系统,使流体通过实验段,并记录稳定状态后的来流总压及静压;
(6)按照要求,每隔一定角度旋转圆柱体,待数据稳定后记录圆柱体位于不同角度时的圆柱体壁面静压;
(7)实验过程中不得对来流进行干扰;
(8)实验完毕后关闭各种电源。
2、激波形成与干扰虚拟实验
(1)实验前由实验指导教师调试计算机系统,并对软件进行测试;
(2)实验时按照要求打开计算机,进入软件系统;
(3)按照指导教师要求,依次执行软件系统的不同界面,完成相应的虚拟仿真,并纪录仿真结果;
(4)实验完毕后退出软件,并关闭计算机。
3、水下航行体运动特性实验
(1)实验前由实验指导教师调试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2)实验时首先记录空气温度及大气压力等有关数值;
(3)按照要求安装实验用航行体,并将压力传感器与测控系统连接;
(4)接通各种电源,摄像机处于工作状态;
(5)起动驱动系统,航行体运动;
(6)将数据采集系统及摄像系统存储的数据拷贝出来,用于数据处理;
(7)实验完毕后关闭各种电源。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
1、圆柱绕流实验
根据实验测得的来流总压p0、静压p(,以及圆柱体位于不同角度(i时的表面压强pi,再根据前面给出的公式计算压强系数Cpi、阻力系数CD。
2、激波形成与干扰虚拟实验
根据仿真得到的不同情况下的激波形成过程,撰写报告,分析流动特性。
3、水下航行体运动特性实验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处理后得到航行体运动过程中的压强-时间变化曲线、速度-位移变化曲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