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纯金属晶体生长界面 动力学过程 液体金属中形核以后,液体中的原子陆续向晶体表面排列堆砌,晶体便不断长大。因此晶体的生长就是液体中的原子向晶体表面的堆砌过程,也是固-液界面向液体中不断推移的过程。 晶体的生长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 界面前沿液体中的温度条件 · 界面的结构 · 对合金而言,还与界面前液体中的溶质浓度及合 金本身性质有关。 本章只讲纯金属的晶体生长,合金的晶体生长在第五章中讲述。 §4-1晶体生长界面微观动力学 §4-2 晶体宏观生长方式 §4-3 晶体微观生长方式 §4-1晶体生长界面微观动力学 一、固-液界面上的原子交换 界面上始终存在原子的交换 即 原子s 原子L 如果界面上固体原子具有大于QS(固体激活能)的激活 能,即克服QS的能量势垒,就越过界面跳到液体中,发生 部分固体的熔化。 设固体原子跳到液体中的面密度为n,熔化速度为: 二、晶体生长的条件 · 晶体不断生长必须满足: 界面温度TTm(熔点),即存在过冷度 ,这个 过冷度 称为动力学过冷度。 · 动力学过冷度 的物理意义:保证界面上的动力学过 程 ,使晶体得以生长。 · 与 ( )的区别: 是晶体生长所需的过冷度,即动力学过冷度 ( )是液体中大量生核所需的过冷度,即热力学 过冷度。这两个过冷均属热过冷,与成分过冷相区别。 小结:金属的凝固包括形核和晶体长大两个过程,完成这 两个过程不仅需要热力学过冷,而且需要动力学过冷。 §4-2 晶体宏观生长方式 假设原固-液界面为一平面,并不断向液体中 推进,此界面在生长过程中能否稳定保持平面, 这就是界面稳定性问题。如果界面在生长过程中 始终保持平面,我们说界面是稳定的,如果不能 保持平面,则界面是不稳定的。界面的稳定性取 决于界面的宏观生长方式,而宏观生长方式由界 面前沿液体中的温度条件所决定。界面前沿液体 中的温度条件有两种: 一、界面前沿存在正温度梯度(单向凝固条件)——平面生长 二、界面前沿存在负温度梯度(在过冷的液体中生核和生长时)——树枝状生长 小结:纯金属晶体宏观生长方式只有两种: · 平面方式生长(界面前沿存在正 温度梯度,即GL ) · 树枝状方式生长(界面前沿存在 负温度梯度,即GL<0 ) 而合金晶体的宏观生长方式除上述两种外, 还有胞状生长方式(第五章讲述)。 §4-3 晶体微观生长方式 一、固-液界面的结构 (几个原子厚度层的微观结构) 二、晶体微观生长方式 一、固-液界面结构 晶体的生长是原子向生长表面堆砌的过程,界面的结构对原子的堆砌方式和堆砌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晶体的微观生长方式、生长速度和最终形态。 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界面结构理论,固-液界面(广义定义为固相和液相间的边界)的结构从原子尺度来看,可分为两大类: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平整界面)。 1、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 粗糙界面: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只有约50%被固相原子所占据,形成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界面结构。 粗糙界面也称“非小晶面”或 “非小平面”。 光滑界面: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几乎全部为固相原子所占满, 只留下少数空位或台阶,从而形成整体上平整光滑的界面结构。光 滑界面也称“小晶面”或“小平面”。 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是在原子尺度上的界面厚度上的差别,注意要与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形态上的差别相区别,后者尺度在μm 数量级。 2、两种界面结构类型的判据 · ? ≤2 粗糙界面 二、晶体的微观长大方式 上述固-液界面的性质(粗糙界面还是光滑界面), 决定了晶体微观生长方式的差异。 1. 连续生长 2. 晶体的二维晶核生长 3. 晶体从缺陷处生长 4. 三种生长速度的比较 1. 连续生长 粗糙面的界面结构,许多位置均可作为原子向上堆砌的台阶,液相扩散来的原子很容易被接纳与晶体连接起来。由于前面讨论的热力学因素,生长过程中仍可维持粗糙面的界面结构。只要原子沉积供应不成问题,可以不断地进行“连续长大”。 其生长方向为界面的法线方向,即垂直于界面生长。 生长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