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与答案.docVIP

201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与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 二 部 分 合 计 初 计 分 人 复 计 分 人 题 号 一 二 三 得 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1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 A.褒贬(bǎo) 恣情(zì) 称职(chèn) 沉淀(diàn) B.翩跹(xiān) 呜咽(yè) 杀戮(lù) 恻隐(cè) C.契合(qì) 笑靥(yè) 解剖(puō) 跻身(jī) D.嫉妒(jí) 深谙(ān) 咫尺(zhǐ) 渊薮(shǒu)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C.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D.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和景明(日光) 既克,公问其故(既然) 寻向所志(做标志) 乃不知有汉(竟) B.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连月不开(开始) 望其旗靡(倒下) 斟酌损益(减少) C.醉能同其乐(同时) 野芳发而幽香(开放) 小大之狱(案件) 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D.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名之者谁(命名)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薄暮冥冥(迫近)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 。 ①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 ②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③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④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 A.④②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4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 得分 评卷人 一、按要求答题。(共3 一、按要求答题。(共39分) 6.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一一找出打“×”,并按顺序订正到田字格中。(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 ⑴矫健 ⑵鸦雀无声 ⑶别具匠心 ⑷漫不精心 ⑸寒喧 ⑹浮想联翩 ⑺手不释卷 ⑻自力更生 ⑼张皇 ⑽春花秋实 ⑾浮光掠影 ⑿矢志不喻 订 正 7.补写下列句子。(10分,⑺⑻各2分) ⑴桃李不言, 。 ⑵ ,不如一士之谔谔。 ⑶耳闻不如目见, 。 ⑷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⑸远远的街灯明了,        。 ⑹ ,万钟于我何加焉。 ⑺人们常引用孟子的“?????????????? ??????? ???? ,?????????????? ??????? ??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⑻李白的《行路难》诗中以“ , ”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8.下列文段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其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出其中4处修改。(4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