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章汽油机点火系拆装和调整实训.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汽油机点火系拆装与调整实训 7.1 实训内容 点火系统组成认识及总体拆装 蓄电池结构认识与基本检测 发电机拆装 7.2 实训目的与要求 了解点火系统的组成,学会点火系统总体拆装 了解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学会蓄电池的基本检测方法 学会发电机的正确拆装,了解发电机的基本构造 7.3实训器材 机械点火系统的发动机1台 电子点火系统的发动机1台 电控点火系统的发动机1台 各式分电器各1个 性能良好的普通型蓄电池1个 性能良好的发电机1台 玻璃管、比重计、高率放电计各一个 汽车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1套 相关的示教板、实物解剖教具、多媒体光盘及教学挂图等 多媒体教室一个 图7-1 机械点火系统的组成1-蓄电池 2-点火开关 3-点火线圈 4-分电器 5-电容器 6-白金触点  7-火花塞 8-高压线7.4 实训时间及组织安排 图7-1 机械点火系统的组成 1-蓄电池 2-点火开关 3-点火线圈 4-分电器 5-电容器 6-白金触点  7-火花塞 8-高压线 1.实训时间:4学时 2.组织安排:每5~6人一组,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拆装。 7.5 实训方法与步骤 7.5.1 机械点火系统总体拆装与检测 观察机械点火系统组成 机械点火系统组成如图7-1所示。 2. 火花塞拆装与检测 拔下一缸高压线,用火花塞套筒取出火花塞,观察检查火花塞表面及火花塞间隙。 就车检查火花塞跳火:将火花塞套入中心高压线,火花塞外壳金属与机体搭铁,起动发动机,观察火花塞跳火(如图7-2)。 图7-2 就车检查点火火花关闭发动机,装复火花塞和高压线。 图7-2 就车检查点火火花 3. 检测点火提前角 起动发动机到怠速运转,用正时枪检测点火提前角,记下怠速时提前角值。将发动机加速,观察提前角有无变化。 4. 分电器拆装与结构认识 图7-3 电子点火系统简图1-点火开关 2-蓄电池 3-点火线圈 4-高压线 5 -火花塞 6-分电器  7-信号发生器 8-点火控制器拆装一个机械点火系统中的分电器,观察并理解断电器、配电器、真空提前机构及离心提前机构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7-3 电子点火系统简图 1-点火开关 2-蓄电池 3-点火线圈 4-高压线 5 -火花塞 6-分电器  7-信号发生器 8-点火控制器 7.5.2 电子点火系统总体拆装与检测 1. 观察电子点火系统组成 电子点火系统组成如图7-3所示。 2. 火花塞与点火提前角的拆装与检测 火花塞与点火提前角的拆装与检测与机械点火系统相同。 3. 分电器拆装与结构认识 图7-4 电子点火系统简图1-点火开关 2-蓄电池 3-点火线圈 4-高压线 5 -火花塞 6-分电器  7-信号发生器 8-点火控制器单独拆装一个电子点火系统中的分电器,观察并理解配电器、真空提前机构、离心提前机构及三种信号发生器(磁电式、霍尔式、光电式)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比较与机械点火系统的异同。 图7-4 电子点火系统简图 1-点火开关 2-蓄电池 3-点火线圈 4-高压线 5 -火花塞 6-分电器  7-信号发生器 8-点火控制器 7.5.3 电控点火系统总体拆装与组成认识 1. 观察电子点火系统组成 电子点火系统组成如图7-4所示。注意观察有分电器的电控点火系统及无分电器的电控点火系统。 2. 分电器结构认识 比较电控点火系统中的分电器与电子点火系统中分电器结构上的异同,观察并理解转速及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7.5.4 蓄电池的结构认识与基本检测 蓄电池结构认识 从解剖的蓄电池教具观察其构造,如正、负极板材料的颜色、质地及穿插方式,隔板及壳体的材料及结构特点。 蓄电池的基本检测 图7-5 蓄电池液面检测(1)电解液液面检测(图7-5) 图7-5 蓄电池液面检测 用一内径6~8mm,长约150mm的玻璃管,垂直插入加液口内,直到极板上缘为止,然后用拇指压紧管的上口,夹出玻璃管,玻璃管中的电解液高度即为蓄电池内电解液平面高出极板的高度,应为10~15mm。 使用半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可以直接观察到液面高度,正常时,液面高度应在两条高度指示线之间。 2.电解液比重检测(图7-6) 将密度计橡皮吸管插入蓄电池单格电池中,手捏一下橡皮球,然后慢慢松开,电解液吸入玻璃管中,浮子浮起,浮子与液面相平的读数就是电解液的密度。 图7-7 蓄电池负荷电压检测1-蓄电池 2-高率放电计 3.蓄电池负荷电压检测(图7-7) 图7-7 蓄电池负荷电压检测 1-蓄电池 2-高率放电计 图7-6电解液比重检查用高率放电计的触针用力压在单格电池的两个极柱或蓄电池的两个极桩上,每次时间不超过5秒,观察指针移动情况,确定蓄电池的存放电情况。 图7-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