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土地资源 一、基本概念 二、土地资源分类 三、土地资源评价 四、土地资源利用 第1节 基本概念 土地的概念及内涵: 概念、内涵、相关概念 土地资源的特征: 自然特征、经济特征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第2节 土地资源分类 按照土地自然属性分类—土地类型分类 按照土地利用属性分类—土地利用分类 按照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第2节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 作物生产 潜力评价 案例1 王宗明等对东北地区农业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以玉米、大豆为例。(王宗明等,东北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潜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生态科学,2007,26(4):351-360) 结论 本研究通过GIS与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相结合,计算了东北地区主要作物—玉米和大豆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和气候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的光合潜力平均值分别为26693kg/hm2和7908kg/hm2;光温潜力平均值分别为21538kg/hm2和6894kg/hm2,气候潜力平均值分别为16632kg/hm2和5399kg/hm2。结果表明,东北东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较高,西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较低。这表明,东北西部地区农作物产量仍有较大的增产空间。 土地综合潜力评价最有影响的是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的“土地潜力分级系统” 最早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其目的是为控制土壤侵蚀服务。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个评价系统被加以改进,用于评价土地对于大农业利用的潜力。 该系统根据土地对作物生长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进行潜力分级:land capability class land capability subclass land capability unit 潜力级 根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把所有的土地分为8个潜力级: 潜力亚级 在潜力级内部,根据限制性因素的种类分为四个亚级: 侵蚀(e) 水分(w) 表层土壤(s) 气候条件(c) 例如,Ⅱw,Ⅱes。 同亚级的土地,其限制性因素是相同的。 潜力单元 潜力亚级可续分为潜力单元,一个潜力单元,实际是指一组土地对于植物的适宜性和经营管理技术都很近似,它们具有相似的潜在生产力。 表示方法:Ⅱe1, Ⅱe2, Ⅱe3,… 这一系统适用于大范围的土地评价,多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宏观土地规划和自然保护计划服务。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86-1989年在编制我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时,拟定了一套土地潜力评价方案。 11个土地潜力地区是: 一类地区:大陆南缘与岛屿。台湾南部、广东琼 雷半岛、云南南部、南海诸岛。 二类地区:南岭以南。 三类地区:江南丘陵与南岭山地。 四类地区:钱塘江、长江以北和汉江流域。 五类地区:华北平原、丘陵。 六类地区:黄土高原、丘陵。 七类地区:东北。 八类地区:南疆、河西。 九类地区:内蒙古-长城以北。 十类地区:北疆、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 十一类地区:青藏。 土地质量等分为8级,从一等至八等,生产潜力适宜性逐渐降低,而限制性因素和强度则逐渐增加。各等土地用Ⅰ~Ⅷ表示。 土地限制型: 土地限制型是在土地质量等内,按限制因素种类及其强度划分的。 同一土地限制型内的土地具有相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和要求相同的主要改造措施。土地限制型划分为:无限制(0),水分和排水条件限制(w),土壤盐碱化限制(S),有效土层厚度限制(i),土壤质地限制(m),基岩裸露限制(b),地形坡度限制(p),土壤侵蚀限制(e),水分限制(r),温度限制(t)。 案例4 临沂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基本概况: 土地总面积达171.84万hm2,占全省的11.01%; 人口1001.38万,占全省的11.03%;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3;山间谷地、冲积平原、洼地仅占1/3。所以,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全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条件: 地表崎岖, 土层瘠薄, 开发利用难度大; 水、热气候条件较好 , 区域差异明显。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存在的问题: 草地面积较小, 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3%; 林地中仅有经济林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