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 治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013年江苏20. 201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这说明
①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②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④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2013年江苏21. 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eq \o\ac(○,1)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eq \o\ac(○,2)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eq \o\ac(○,3)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eq \o\ac(○,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3年江苏22.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这是因为
A.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2013年江苏23. 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13年江苏24.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正餐。 这说明
A. 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 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 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 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2013年江苏25. 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从中可见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13年江苏26. 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 这表明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2013年江苏27. “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13年江苏28. 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 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
C.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 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