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瑶山瑶族民间神话及风俗民情.docVIP

广西大瑶山瑶族民间神话及风俗民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大瑶山瑶族民间神话及风俗民情

广西大瑶山瑶族民间神话及风俗民情瑶族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上百万,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地区,从事山地农业。广西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延伸到象州、蒙山、平南等八个县境,是桂江与柳江的分水岭。大瑶山上聚居了世界上最多的瑶族人口,其独特的信仰、习俗、文化和服饰,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独特瑶族风情。当地的瑶族民间神话多彩多样,直接或含蓄地表达了当地瑶民的爱憎情感,表现其风俗民情,也探知其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与认识。可以说,这些渊源流传的民间传说便是大瑶山瑶族的一部史诗,记载了他们祖孙世代的生活。 盘古与女娲为瑶族的创始父母神,是最为著名的瑶族神话人物。 相传其二人为亲兄妹,是大洪水灾难中唯一存活的人类。 兄妹俩为了繁衍生息而结为夫妇,诞下瑶族子子孙孙。伏羲与女娲的这种“姊妹婚”可称得上是瑶族婚姻制度的根源。除此之外,部分瑶族群落中流传着的密陀罗女神(即创始女神)的传说显示出瑶族内部母系家族力量仍然强大,维护母系氏族的利益也是人生重要之事。因此,女儿即使出嫁到夫家脱离了本来的家族,外孙女也要与孙子通婚以保证“肥水不流外人田”。甚至连舅侄通婚,外祖父与外孙女结婚的在今天看来是乱伦的事情也时有出现。当然,如此近亲通婚的行为极不利于瑶族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近亲通婚不利于优生优育。根据1982年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平山大队木柄瑶中畸形、白痴、低能的人合计40人,占木柄瑶人口的11%。更重要的是,这11%的人口不仅生产力低下且生活不能自理,这样的现象在一个贫困的山村中绝对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他们不仅给家庭造成了严重负担,自己的人生也不能正常发展。第二点:绑缚性的婚姻使男方与女方都不能自由地选择配偶,处在弱势的女方有时更是被限制人身自由。八十年代的瑶族文学中就着重突出了“姊妹婚”对女性的迫害。例如在《哦,古老的巴地寨》一书中,白裤瑶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呢子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被逼迫嫁给表哥顶债;而善良的表哥为了让表妹继续读大学,顶住了家里的压力,娶了一位没文化的妻子。另外也有记录显示,导致部分瑶族地区中学女子辍学率高的原因就是被家族逼迫嫁人顶债,而结婚对象将近半成都是表兄。而这部分受过教育的妇女因不能接受与现代化的知识理念相反的近亲结婚,生活郁郁寡欢。 除了瑶族内部的婚姻,当地瑶民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神话中。大瑶山居住着汉、壮、瑶三个民族,彼此联系深刻。汉壮二族对瑶族的影响从《孤儿与仙女》、《会唱歌的狸猫》(又名《东新立甲》)、《错鸟》以及《刘三姐》几个故事中便可窥知一二。《孤儿与仙女》中男女主角身份类似于董永与七仙女,但不同的是董永是孝子而非孤儿。在我看来,孤儿这个在瑶族神话中时常出现的形象深刻体现了瑶族本身永不停息的迁徙,无根无着落的特点。更甚的是,由于大瑶山瑶民生活困窘难堪且在大山上生存条件艰苦,暴风雨等可能导致泥石流而平日在进行“刀耕火种”时一不小心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家庭中父死母亡可能不是不寻常的事。孤儿与孝子的区别意味着瑶族社会与汉族社会的差异。由此可知,瑶族虽移居至汉族之地,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精神与特点。《会唱歌的狸猫》中出现了类似《田螺姑娘》的情节。《错鸟》并没有涉及汉族传说,而是描述了一个关于汉族儿郎入赘瑶家的故事。招郎入赘在瑶家十分很平常,入赘的男儿在家中不受歧视,享受与妻子的平等待遇。招郎入赘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女方家族人丁稀缺而缺乏劳动力,女方家族全是女儿因此需要留下一个继承家业,男方家庭贫苦无法支付娶媳妇的婚嫁费用,男方家庭男丁富裕而有剩余劳动力。由于大瑶山上汉族人口较少,与瑶族通婚是很常见的事。再者,汉族在大瑶山实为“少数民族”,生活条件与经济状况普遍不及瑶族,汉族儿郎入赘至瑶族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时要提到的是,居住于大瑶山边缘者普遍为汉族,少数的瑶族习惯了汉族的语言文字,其子孙后代则被汉族同化。以上列举的神话都是与汉族有关,而《刘三姐》则是与壮族有关。虽然刘三姐被称为瑶族的歌仙,但她初始于壮族传说,而非瑶族。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便是为纪念她而来。由于大瑶山上也居住着壮族且两族人民通婚频繁,壮族的歌仙也成了大瑶山瑶民们的歌仙。在三族和谐相处的同时,矛盾也间歇不断地发生。许多大瑶山瑶族传说中都有提到壮族地主剥削瑶族贫苦农民,或是汉族女婿入赘瑶家后忘恩负义谋财害命之事。实际上,历史上两种恶劣事件皆有发生。其中一例有:平南鹏化张春如,于1934年进入黄钳,夺占陈盘姓瑶族祖遗水田,双方打官司长达7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我搜集的资料中没有出现瑶族族内各分支不和的资料,但据史料记载,二者皆有发生。例如,清朝时龙华花篮瑶与容洞茶山瑶之间发生的争山事件;再例如,象州百丈圩附近抱村壮族曾意欲夺取黄桑花篮瑶两处山场田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