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2 酸与碱会发生什么反应
知识回顾:;关注生活;第十单元 酸和碱;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提出问题】你认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了吗?说出你的猜想。;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再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实验探究2】 酸和碱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分析】
;;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的过程。 ;以上实验和其它酸碱之间作用的实验证明:酸和碱都能够发生反应。;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中和反应的实质:;拓展实验;解释困惑; 2、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牙膏,肥皂水显碱性,可以与蚁酸反应减轻痛痒,还可以涂氨水。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CuO B Cu(OH)2 C CuSO4 D HCl;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⑵碱性土壤中通常加酸性物质;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胃乐说明书
[药品名称] 胃乐胶囊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主要成分] 氢氧化铝[Al(OH)3 ]、甘草提取物、白芨、木香等
[药理作用] 中和胃酸过多、抗溃疡、镇痛、抗炎
[功能与主治] 用于慢性胃炎胃酸和多酸胃痛。行气止痛,收敛生肌,促进溃疡愈合。用于胃胀闷疼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气滞引起的胃腕疼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空腹服用
[规格] 0.4g/粒
[贮藏] 密封,置干燥阴凉处
[包装] 20粒/盒
[有效期] 两年;小结: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一、中和反应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1、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A.浓硫酸
B.食醋
C.食盐水
D.苏打或肥皂水(呈碱性);2、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
;【布置作业】;再见;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溶液的酸碱性: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方法】将被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健康的头发;【课堂练习】;【题4】有一瓶无色溶液的PH是4.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的PH升为10,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题6】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网,将会依次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题7】下列气体中,既能用固体NaOH干燥又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A. CO2 B. HCl C. SO2 D. O2;【题8】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有部分铁剩余,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A. H2SO4 B. FeSO4
C. FeSO4和CuSO4 D. H2SO4和FeSO4;复习巩固:1.用适量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说明去垢的原理,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课本第4题)
2.如果将实验室残留的盐酸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应如何处理废盐酸? (课本第5题) ;复习巩固: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Al(OH)3],它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本第6题);复习巩固:
7.如右图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
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
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
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
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
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⑴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复习巩固: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安全论文2000字范文(精选5篇).docx VIP
- 用电检查员技能培训课件—三相四线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及操作.pptx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pptx
-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故事学习PPT.pptx VIP
- 心理健康指导师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电子基础培训介绍.pptx VIP
- 离心式压缩机培训PPT.pptx VIP
- 犯罪心理学大学校园故意杀人罪的分析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为例.pdf
- SLT 631.1-2025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docx
- 高考历史判断题练习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