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机械制造产业
农业机械制造产业现状与思考 经济发展一局 全球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近年以来,中国的机械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四个机械制造国,以销售收入计算,中国机械制造业排名世界第一,2011年达到20611亿美元,日本、美国、德国分别位居二三四位。但是从竞争力来看,中国与三大强国相比仍是“大而不强”。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依靠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劳动成本低的优势,赢得国际竞争中的市场地位。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少自主品牌,也使得中国成为机械制造大国,但仍然不是机械制造强国。 2011年世界机械制造业市场竞争格局 国内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在工程机械方面,我国目前已发展形成济宁、徐州、常州、长沙、厦门、柳州六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国内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在农业机械产业方面,我国农机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省,而山东省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兖州市位于全国农机制造版图的中心。 省内农机产业现状 目前,山东省已形成六大农机产业集群,其中潍坊、兖州产业最为发达、配套能力最强、产业优势最为明显。 在2011年农机企业50强中,兖州五征山拖、大丰机械分列第5位、第28位。 园区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序号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2012年销售收入(万元) 就业人数 1 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泰山牌拖拉机 46700 1460 2 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 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水稻收割机 33967 630 3 爱科大丰(兖州)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水稻收割机 34000 600 4 山东玉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玉米小麦收获机、农机配件 12338 203 5 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 玉米小麦收获机 12296 350 6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旋耕机、播种机、挖坑机 4202 120 7 山东澳星重工有限公司 甘蔗收获机 10024 135 8 山东联诚集团有限公司 水泵壳、减震轮、轴承座等零部件 240178 2831 9 兖州市环宇车轮有限公司 型钢车轮、无内胎车轮 146702 637 10 兖州丰业机械有限公司 收获机变速箱、齿轮箱、割台箱 18000 300 工业园区现有农机企业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 省级研发中心2个,济宁级技术中心4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 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关联“散”。企业间沟通不够紧密、关联度低、缺少配套合作和内部分工协作意识,各自为战,无序竞争,重复投资,产品雷同,没有形成产业链条,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是管理水平“低”。一些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决策随意性大,管理粗放、盲目。重视生产,轻视管理,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缺乏管理人才,现场管理混乱,忽视企业文化,距离现代企业管理还有相当差距。 存在的问题 三是市场开拓“独”。“单兵作战”现象严重,相关产品不能相互借用销售网络和渠道。极个别企业想的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是互相拆台,行业内耗。还有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市场,满足于定向订单式生产,忽视市场开拓,从而失去了对外联大联强的机遇。 四是科技支撑“弱”。多数企业难以独立开展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在行业内应用推广较慢,产品低水平重复、低档次模仿,制约了产业优化升级。一些新企业、新项目往往也是“穿新鞋走老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技术工人,难以促进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农机产业发展布局 依托园区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机械(农机)产业园,运作“前店后厂”模式,形成以三个生产基地和一个服务中心为框架的农机产业格局:以爱科、大丰、国丰、玉丰为依托形成稻麦、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生产基地;以五征山拖、大华机械为依托形成大中型拖拉机及变型产品、大中型耕作机械的生产基地;以联诚集团、环宇车轮、丰业机械为依托形成农机产品零部件生产基地;以恒茂商都为依托,形成集办公、展示、研发、售后服务、商务为一体的配套服务中心,加快农机城建设,为农机产品搭建营销平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