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一号工作报告(1940年4月2日)》考释.PDF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一号工作报告(1940年4月2日)》考释.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一号工作报告(1940年4月2日)》考释

《文献保存同志会第一号工作报告(1940年4月2日)》考释 李慧 【摘要】本文节录《文献保存同志会第一号工作报告》中所述及的古籍购买细目,利用本馆馆藏西谛先生购书 收据存单(馆藏号:XD11275),以及《郑振铎书信集》中致张寿镛先生的部分信札,三者相互对照,进行考释, 试图揭示1940年2月至1940年4月2日间,“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珍贵古籍的细致工作,以期深入发掘和全 面认识郑振铎先生等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文献保存同志会 工作报告 1940年1月由郑振铎、张寿镛、何炳松、张元济、张凤举五人成立的“文献保存同志会”,以及围绕该同 志会,社会各阶层有志之士开展的抢救民族文献的事业,在我国近代文化史上堪为彪炳千秋的伟业。从1940年 4月至1941年6月,郑振铎共有九次工作报告给时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这些报告约在1949年被带到了台 湾。1983年4月台湾“中央图书馆”为庆祝50周年馆庆而编印的“馆史史料选辑”中收录了这些秘密报告。 经由陈福康先生的整理,发表于《出版史料》2001年第1辑和2004年第1期,“这些报告都是由郑振铎亲自起 草的(只有一件尚未找到直接根据),可以与他致张寿镛的信相对读”,陈先生已提出了整理的思路,并做了1 大量细致而繁复的工作,将报告中重要的明清乃至近代藏书家、书贾都做了一一考释。 拙文便是循着这一思路,节录第一号工作报告中的购书细目,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中西谛先生购书收据存 单(馆藏号:XD11275),以及刘哲民、陈政文两位先生所编《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 一书中致张寿镛先生的信札来相互对照,以期对 1940年2月至1940年4月2日这段时间内,第一号工作报告 所述及的古籍购买过程及细目做一简要注释。其中有郑先生大量关于抢救古籍的真知灼见,以及于匆忙中写下 的有关古籍版本价值的评价,有裨于我们深入认识作为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的他;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全 身心投入抢救民族文献的伟大功绩。 需要说明的是馆藏购书收据存单,西谛先生当时已做了编号,如:收据丙××号。行文中将收据落款的民 国纪年均换做公元纪年,收据上实洋×××元均只将金额数字照录。而《文献保存同志会第一号工作报告》原 文以【】括住,楷体标识,释文以笔者按语附后。 【自二月初以来,购进各书有可奉告者:(一)二月底购进刘氏玉海堂(刘世珩)所藏善本书计七十五种, 中有宋刊《魏书》一部(后印),元刊元印《玉海》一部(计二百册附刻十三种,全国内似无第二部,惜附刻最 后二种系以明印本配全),明刊及抄本曲二十种,余均为元明抄本及抄校本,计值一万七千元,系从孙伯渊处购 得,由潘博山君介绍。】 按:1940年2月6日致寿镛书札中载:“玉海堂书昨付定洋三千元”,而2月26日则记有“玉海堂书尚有2 3 余款一万四千元未付(已付定洋三千元)”,3月1日云:“玉海堂刘氏书款已于前日交去,当即将书取来,计 共二十二包;现暂存敝处,俟办事处成立后,即移庋”。4 【(二)三月初购进杭州胡氏书七百八十种,中有元刊本三种(均不甚佳),明刊本六七十种,余皆为抄校 本及清刊本,清刊本中有极难得者,且均为初印本,校本多半出丁丙及许增手,盖其中书多半系胡氏从娱园购 得也,价六千元,系中国书店金君介绍。】 1 陈福康:《郑振铎等人致旧中央图书馆的秘密报告》,《出版史料》2001年第1辑,第88页。 2 刘哲民、陈政文编《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6页。 3 刘哲民、陈政文编《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第12页。 4 刘哲民、陈政文编《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第13页。 92 按:1940年3月20日,郑先生信札载:书以六千元购得,“无意中发现‘善本’不少,虽其中《仁斋直旨》 为明板,非元刊,又其他元板三种,均不甚佳(尚初印)。然中多丁丙、许增校本,且有数种稿本,极难得。其 他清人集等均极初印……(此批书仔细估计,价在万金以上,如零购,尚不止此数。)现正会同郭先生在分别甲 5 乙,并在目录上详注版本及作者” 。郭先生即著名书法家郭晴湖,承担了联络购买、编目及登记等大量工作。 【(三)三月底购进上元宗氏(礼白)金石书二百二十余种,中有元刊元印《考古图》最佳,亦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