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 - 副本
第十一章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变迁 像素塔 历史经济地理 中国历史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农牧业分布与变迁、手工业的分布与变迁、商业的发展与分布,经济都市的发展与分布等内容。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开发时间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也体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之,经济区域的形成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同时,各地经济发展也是存在不平衡的。 一、农耕区 国脉民生 农业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 中国历史上农耕区具有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平原向山区,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农耕区的扩展取决于:1.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古代人口从秦统一六国之前2000万至清末增加到4亿。2.粮食亩产提高缓慢:汉代粟类旱地作物亩产约120斤,明清中上地亩产150-200斤。人口增加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导致农耕区扩展成为基本趋势。 河姆渡文化的骨耜(si); 河姆渡出土的骨镰 河姆渡出土的鹤嘴锄 周族先世世系 (1)弃—(2)不窋—(3)鞠—(4)公刘—(5)庆节—(6)皇仆—(7)差弗—(8)毁隃—(9)公非—(10)高圉—(11)亚圉—(12)公叔祖类(太公)—(13)古公亶父(太王)—(14)季历(王季)—(15)文王昌 周族先世 古公亶父:周人迈入新的文明发展阶段的周族著名首领。 迁徙:《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蓳茶如饴……”。 周人接触世居渭水流域从事先进农业的姜姓部族,并于他们结成了稳固的婚姻关系。 4、铁犁牛耕 时期,开始有小件铁农具,至迟到 ,人们开始用牛耕地。______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初步推广,此后,_____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经济重心处于北方的时期 ?先秦时期:今天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特别是黄土高原及其冲积平原地区,在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土质疏松柔和,矿物质不易流失,土壤自我加肥能力较强,便于耕作,适于原始农业的木耒、石刀,除此之外就是新石器时代的北方地区森林植被较好,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因此有着十分先进的农业文明,故夏商周三代都主要以这个地区的农业文明为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对自己地域作了较大的开发,如齐国、鲁国对今山东半岛的农业开发、晋国对今山西北部地区的开发、秦国对成都平原的开发、楚国对荆楚及越国和吴国对长江三角洲的开发都值得提及。战国时期的重要城市,如陶、监淄、荥阳、彭城、邯郸、宛、郢,分布于南北各地。故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萌发于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形成两个经济中心: 关西: 关东(以函谷关为界)。 关东的齐、鲁等国农业发展较快,多鱼、盐、漆、丝,又“好稼穑”。而菏、济二水交汇的陶(今定陶)成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地方。鲁地产的缟也是上乘丝织品。关西的农业更是有名,号称“天府之国”。 天府 “天府”是周代的官名,专门执掌皇家祖庙的收藏。后亦用来泛指皇家的仓库,甚至指国内形盛富庶之地。 《战国策.秦策一》中就提到,关中地区“天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府“的意思是”财务所聚“,是说这个地区是天下的粮仓。? ?《汉书. 张良传》说关中“物产饶多,可备赡给”,“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于是刘邦下了决心,立即着手布置迁都事宜,还授予娄敬“郎中”的官职,就此,长安(今西安)成为汉朝京都。?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谈话时,把美丽富饶的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赞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于是,人们逐渐将四川也称为“天府之国”了。 秦汉时期: 黄河流域的农业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农业地位的确立: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的18个经济区分布来看,其中有13个在黄河流域,而只有巴蜀、西楚、东楚、南楚和岭南5个区域在长江流域。 秦汉时期我国发达的经济区 关中平原地区:《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关东地区:函谷关以东的汾水、涑水平原和华北平原,在今山西南部、河南、河北南部、山东部分地区,是农耕文化的发达地区 。 成都平原地区:秦代由于都江堰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了旱涝保收的地区,农业经济十分发达。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是经济重心南移比较明显的时期。 黄河流域由于某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使正在发展中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地图与结论.doc
- 历史大事年表1.ppt
- 历史复习七年.ppt
- 历史在这里转弯.ppt
- 历史学测复习江苏人教版第四单元.ppt
-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四框社会生活与文化(共32张PPT).ppt
- 历史奇闻趣事百则(上).ppt
- 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复习资料.ppt
- 历史八年级下第十四课课件.ppt
- 历史地图集复习.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思想内容鉴赏古诗中的内容感情课件公开课.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文言文阅读《六一居士传》公开课.ppt
- 原创课件:七上第16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耿桂美.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形象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分析综合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第3节 分析综合.ppt
- 原创高中语文精美课件 汉魏晋诗三首.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断句高考语文加试题文言文断句公开课.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断句高三二轮复习文言断句公开课.ppt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资料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 17.doc
-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资料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 18.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