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理解全江苏版(新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阅读理解全江苏版(新版)

诗、词、曲阅读理解 (一)从三个层面入手赏析 1、理解——从语言上字、词(色彩、动作的字词)、句(修辞手法及哲理性)的层面上来理解诗意 2、赏析——①了解诗人、作品(生平、风格等)②掌握常识(修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 ③把握意境(景、事、 情、物) 3、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了解相关知识 1、方法及表达效果 ——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反问、用典(表志向与情趣)等。 2、手法(表达技巧)——渲染、烘托、映衬、反衬、虚实结合、含蓄、象征、联想、想象 3、方式(抒情方式): ——A、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直抒胸臆) ——B、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层次) (三)依类别来鉴 (1)山水诗(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景中传达出的思想:喜悦或感伤。(即:写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 (2)咏史诗的鉴赏A、感慨个人遭遇,抨击、讽谕社会现实;B、称颂、仰慕英雄 C、自比自况,表理想、追求(诗中用典) (3)咏物诗的鉴赏(物与志) ——借物来表志向、情趣或隐射社会现实。 (4)边塞诗的鉴赏   A、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士久戍的痛苦,控诉战争 B、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表达离恨别愁; C、描写塞外风光 …… 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5) 送别诗——表朋友间的深情厚意、难舍之情;表对友的关心、牵挂及美好的祝愿 (四)诗的语言特点: 1、朴素自然、清新明快;2、委婉含蓄、婉约缠绵;3、忧郁苦闷、悲壮旷达;4、豪迈飘逸、激越雄健 (五)教会学生清晰表述、规范答题。 例:鉴赏语言的答题句式: 某个动词用得好,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方法等),展现了(表达了、揭示了)……的画面(思想感情、哲理)。 ?(六)古诗词赏析试题往往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设置:1、理解关键诗词句的含义2、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体会诗词的写作特点 知识储备 【七年级上册】 1、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于生活哲理,说明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我们所学的诗词中,包含此相同哲理的诗句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浓浓的乡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也表达了这种感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王湾《次北固山下》交代作者行踪的句子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6)《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 (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3、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 [答]“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