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困境和出路.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困境和出路

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我县自2003年开始确定把肉牛、蚕桑、中药材、烤烟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四大重点产业培育发展以来。时间已过去四年,四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印象是:宣传轰轰烈烈,发展不尽人意,前景堪忧。   一、四大产业目标和现实发展情况比较   肉牛养殖业以建设湖南省牧业基地县为目标,到2007年建设13个年出栏肉牛5000头以上的基地乡和5个年出栏肉牛1000头以上的养牛小区,全县出栏肉牛8万头,其中杂交肉牛4万头,年存栏能繁母牛6万头。   蚕桑发展以湖南省优质蚕桑生产基地县为目标,抓好4个基地乡镇及20个专业村建设,年均扩园1万亩,到2007年力争发展蚕桑5万亩,年产优质鲜茧10万担。   中药材以建设全国右旋龙脑樟开发基地为目标,2003年在波洲开发右旋龙脑樟3000亩,到2007年全县面积达2万亩,黄姜种植面积到2006年达2万亩。   烤烟以围绕优质烤烟基地县为目标,抓好5个基地乡镇和20个村建设,2003年实现栽培面积1.25万亩,生产烟叶2.5万担,到2007年力争烤烟常年栽培面积恢复到2.5万亩,年产优质烟叶5万担。   现实发展情况是:肉牛产业发展难尽人意。到2006年全县年出栏肉牛6.45万头,与目标相距1.55万头,其中杂交牛3.52万头,与目标相距4800余头,年存栏能繁母牛3.52万头,与目标相距4.62万头。新寨乡是我县建设得较好的基地乡镇,2006年全乡存栏肉牛2800头,其中能繁母牛1100头,出栏1300头,与5000头出栏的目标还差3700头。该乡的龙寨村是全市闻名的黄牛品改村,也是县里养牛小区示范点,全村2006年存栏黄牛504头,出栏140头,与1000头出栏的目标相距860头。养牛的典型示范尚且如此,其它面上就可想而知了。   蚕桑产业发展令人担忧。全县桑园理论面积1.1万亩,实际利用面积不到3000亩,基地乡镇除了中寨镇较稳定外,其它乡镇只有零星的户继续养蚕。最早发展蚕桑的晏家乡桑园由1600亩缩减到65亩,只有河坝、斗溪2个村14户养蚕。大湾罗乡养蚕户由200户减至2户,面积由1600亩减到20亩,蚕桑发展岌岌可危。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波洲镇右旋龙脑樟面积800余亩,与目标要求差2200亩,全县面积1000亩左右,与目标要求相差1900亩。巨能集团建成投产后要求6000亩以上方能满足其基本生产原材料供应,目前的面积远远达不到企业要求。种植因市场变化已经停止。玉竹、金银花、青蒿、白术等其它品种的中药材到目前为止只有3000余亩。   烤烟发展徘徊不前。种植面积从2003年到2005年几年时间都在2000亩左右徘徊,今年是恢复性最好的一年,全县也只有4067亩,生产烟叶9700余担,与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二、四大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为什么现实与产业目标的差距如此巨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四大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目标与现实基础条件不相符,面临目标实现难的困境。   一是产业目标与土地资源不相符。根据目标要求,全县进行四大产业建设需要耕地总量约13.5万亩(种草养牛2万亩,桑园5万亩,中药材4万亩,烤烟2.5万亩),而我县水田面积14.9万亩,旱土面积6.9万亩,其中旱地已退耕还林5.3万亩,实际可利用耕地总量只有17.5万亩,用于产业化建设后只剩下4万亩耕地维持传统的粮猪型经济,显然不切合实际。二是产业目标与劳动力资源不相符。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县农村人口比例达25%,约5万人,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90%以上。目前留守在乡的“613860部队”(儿童、妇女、老人),既要承担抚育留守儿童重任,又要完成责任地的耕种,维持粗放的粮猪型经济的劳力已出现短缺,据测算,发展四大产业需常年劳动力23860个,季节性劳动力的需求更大,四大产业的目标忽视了劳动力的制约。三是产业目标与资金条件不相符。要完成产业目标,据测算需投放建设资金21150万元,全县5万户农户,户均年需4230元,在人均纯收入只有1400元的贫困山区,显然力不从心。我县银信部门虽然有足够资金,但市场化后,对高风险产业的投入心存顾虑,完全靠银行信贷不切实际;而县财政又是吃饭财政,根本没有多余资金投入产业发展。资金成为产业化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确定的产业目标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研究,必然陷入目标脱离实际难实现的困境。   第二、政企职责发生错位,工作陷入两难困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产业化生产,我们虽然一再主张走“市场+政府+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市场诱导、政府引导、企业牵动、农户跟进。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为实现政绩目标而急于求成,从而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发生了角色错位,改变了原有模式,变成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