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梨刷新拍卖记录
木比金贵 黄花梨刷新拍卖记录
来源: 中国网滨海高新 关键字:黄花梨;拍卖有限公司;瓷器收藏;拍卖公司;拍品 作者:孙冰 2011-01-25 11:51
7000万的黄花梨“第一把交椅”
黄花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因为木质坚硬、纹理清晰独特,而且在阴天时能散发出淡淡的、提神醒脑的清香而被公认为顶级的家具原木材。同时,降香黄檀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本草纲目》里称这种木头为降香和降压木,有舒筋活血的药用价值,红花油的主要成分就是它。
黄花梨木制成的家具浑然天成、无需油漆,而且无论寒暑甚至可以历经千年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不蛀不腐。更为神奇的是,年代久者可以形成自然包浆,颜色会愈发好看。因此,黄花梨家具也有着“中国古典家具之王”的美称。
而现在,黄花梨三个字蕴含的意义已经远不止于此……
史上“第一把交椅”
2010年11月,中国嘉德在2010秋季拍卖会中首次推出了一个名为“简约隽永——明式黄花梨家具精品”的专场,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明式黄花梨家具的专场拍卖。“件件精品”的61件拍品亮相后着实没有让期待它们的买家们失望,拍卖结果同样也没有让卖家和拍卖公司失望。
这一黄花梨专场不仅创造了“白手套”(拍品100%成交)佳绩,总成交价更是高达2.59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件超过400万元。其中,一件“明黄花梨簇云纹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以4312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创出黄花梨家具拍卖最高价的新纪录,成为“史上最贵的床”。另外,“清乾隆黄花梨龙纹大四件柜一对”也拍出了3976万元人民币,成为“史上最贵的柜子”。
就在藏家和看客们还在为此而咂舌的时候,黄花梨家具拍卖的最高纪录又被迅速刷新。2010年12月12日,在南京正大拍卖有限公司(下称“南京正大”)2010秋季拍卖会明清家具专场中,一把“明代宫廷御制黄花梨交椅”最终以6200万元人民币落槌,加上佣金总成交价近7000万元人民币。
这把交椅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史上“第一把交椅”,也刷新了黄花梨家具拍卖新的世界纪录,当然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的最高价。整场明清家具专拍,60件拍品的总成交金额高达2.08亿元,成交率达95%。
这个新纪录和总成交情况应该让首次进京掘金的南京正大“很欣慰”,面对屡创古典家具拍卖纪录的北京市场,专业经营古典家具拍卖的南京正大此番大举“杀入”,也在意料之中。“如果在南京拍,未必有这个价格。”一位资深黄花梨藏家石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毕竟无论是买家集中度,还是买家整体实力,北京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这件明代黄花梨铁错银交椅,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尺寸最大、年代最久的一把,属于博物馆级藏品。”南京正大古典家具部经理王爱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家具收藏中,交椅本来是最受追捧的物件之一,而这把交椅还是选用黄花梨大料制成,黄花梨成材较慢,制作这样一把交椅所需的黄花梨原材,成材期估计在800年以上,甚至上千年。”
交椅实际上就是“带靠背的马札”,原本多为古人行军作战、围猎、野外郊游所用,后逐渐演变成厅堂家具,而且是上场面的坐具。我们常说的英雄好汉论资排辈坐“第几把交椅”就是源自于此,可见其在家具中地位的尊贵。
后来,进入厅堂的交椅已经没有“折叠”的必要,于是人们将它改成常规椅子的四条直足,这便成了后来更为常见的“圈椅”。
“因为经常折叠使用、极易损坏,所以交椅的传世数量非常少。明代黄花梨交椅存世极少,最乐观的估计,全世界范围内也不会超过十把。”王爱民说。
“老”黄花梨不敌“新”黄花梨
王爱民认为,2010年秋拍明清黄花梨的家具之所以在拍卖场上表现不俗,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其资源的稀缺性。
“明代皇室对黄花梨制品的喜爱造成了原材的大量砍伐,到明末清初时,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绝迹。此后的数百年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70%的黄花梨家具流失海外,在海南岛仅存的少量黄花梨多被民间制成家具、工具或盖了房子,完整的大料几乎难以见到。”他说。
虽然明清黄花梨家具在2010年秋拍中实现了价格“几级跳”,但是不少藏家告诉记者,目前这还是“价格回归”,因为“老”黄花梨家具的价格实际上是一直被低估的。
“古典家具,特别是黄花梨,圈内一直有这样一个怪现象,那就是老货卖不过新货、新货卖不过原木。”石先生说。据记者了解,在市场上,黄花梨木材价格与家具价格倒挂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卖出一套家具的钱还买不回制作同款家具所需要的原木料。”一位经营越南黄花梨家具的老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由于黄花梨木成材非常慢,至少需要500年以上才能作为家具的原木。黄花梨家具生产从明朝开始,黄金时代是清前期至乾隆这一百多年,到了嘉庆以后由于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就几乎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