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外债史论要的
中国近代外债史论要
一直到1840年,清王朝夸称富有四海,遇财政紧张时,尽可从四海之内额外敛取,无需乎借;又孤傲自赏,不屑与它国(除了周边邻国)交往,更说不上与之发生借贷关系了,它不单没有债,根本没有借债的观念。即使某些地方当局,如当年开放通商所在地的广东地方当局有责令行商向来华洋商挪借些许,总例由行商负责,认定是私债,非国家公债。1840年,英国以暴力洞开我国国门,迫使清政府承诺赔款之余,表示可以把赔款债务化,意图把国际借贷关系塞给中国。户部认为无害民生,有裨榷务,一度动心;清廷本其从速了结这次战争的方针,尤恐後遗纠葛,不予理会地给以拒绝。清王朝的威信既以无能保国卫民而扫地以尽,国内固有的激化着的多种矛盾在异国频频入侵的直接、间接的触发下,1851年以太平军起义,点燃了反清星火,并迅即由捻军、会党、苗民、回民等起义而几乎烧遍整个中华大地。1853年春太平军攻占南京,江苏巡抚薛焕急谋防堵,在军费罗掘俱穷中一再奏陈清廷,拟向上海外商借款以济急;清廷不置可否,他也不敢轻於一试。同时,户部官员苦苦哀鸣:军兴三年,糜饷数千万两,连正常行政费用也无法开支,经奏准、进剿之饷,由各省统兵大员就地经营筹划。这样,同年秋,上海地方当局为亟谋反扑正占领县城的小刀会义军,由苏松太道吴健彰向英商以『赊价』雇募船艇於事後转作借款一笔,报经清廷认可。清王朝为挽救自己垂危的统治生命,在无可奈何中开始尝试外债了。从这时起到1865年的十余年间,除了江苏地方当局又再度借款外,广东、福建两省,也一再仿行。举借外债虽已成为事实,清政府仍多顾虑,以为如果『各省效尤,难得不滋生轇轕』,或认为『洋人视此最重,亦难保不致纠缠』,它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言不由衷地坚持『借银之说』中国断无此办法,认为此举与『国体有关』,换言之,即认为有失国体、有损国格。这些年间究竟举借了多少笔、若干量的外债,由於成债的文书一般都规定『本息偿清,借据退销』。已经『退销』的借据或迄未发现或早已毁失都有可能;且以有原件可凭、记录可查的为准,计有十余笔。这些债项无论就单项或总量说,数额都不多,平均每笔不足库平银20万两,借期也短,四个月、三年不等。这些债项,与鸦片战争前广东地方当局通过行商并以行商名义向同地洋商临时挪借的周转之款,没有多少实质差别,但以有关地方当局出面并以其地的关税收入作为担保,开始形成国债的雏形。人民大起义行将被清政府镇压下去而尚未全被镇压时,国家东南海域,屡遭外来势力的骚扰。1872年,西班牙以菲律宾群岛为基地,扬言进攻台湾;l874、1875两年,日本发动了一次,也是第一次武力侵华进犯台湾的行动。接着,在西北新疆,中亚浩罕部落人阿古柏在当地农民起义的动乱中入侵新疆,建立所谓汗国。清政府面对如此局势,为整备东南海防,举借外债以济急需,如1874年沈葆桢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大臣的职衔,奏准向英籍汇丰银行举借《福建台防借款》一笔。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奉命『西征』,即『沥陈』陕甘饷需『艰窘』,各省协解恐不能[如期],要求援例由关督出印票,督抚加印,向洋商借银充饷成案』,筹借钜款,『以期集事』。清廷完全同意:『自应照准该大臣所请』,『妥速办理,以利大局』。左宗棠即据此在1867-1881年间责成在上海办理後勤的委员胡光墉,与设於当地的英商怡和洋行、丽如银行和汇丰银行,作成以《西征借款》为名的六笔总额为库平银1595万两的借款。接着,法国侵入越南,并进逼我国国境,清政府为在沿海备防并自卫还击,需添置船艇军火及饷需,向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等机构举借了名为《滇桂借款》、《援台规越借款》、《福建海防借款》、《广东海防借款》等多笔借款。上述借款需加强调的有两点:一、《西征借款》是清廷明令准借的,意味着清政府把外债作为『调剂周转之款』,开始定作一项政策;《福建台防借款》不再像截至当年所有贷款由贷方本身提供,而是在伦敦金融市场向公衆发行中国债券募集,这是中国政府公债在国外金融市场募集债项的首次,同时,意味着我国的外债开始具有近代的性质。二、《西征借款》以关税作担保,在形成过程中,左宗棠在上海关税务司费士莱(G.H.Fitz.Roy)拒不签署作梗下,经奏准清廷转令总理衙门通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Hart),转给上海税务司照常签署。赫德旋以他职司管理关税,在发给各口税务司『通札』:地方当局向外国商人与银行借款『非经本总税务司批准』,各关税务司拒绝签署任何期票,或提供任何性质的帮助;谕旨批准一笔借款,如果没有总税务司的准札,各税务司就得十分明确地拒绝证明任何抵押品的效力;从而被其僭夺了决定准否借款的部分大权。1875年前後十年间,国内先进士子如马建忠、薛福成等人,或作为公民着书立说,或受聘为高官幕宾提供政策建议,在详引欧美事例之余,力主借用外债。他们虽不排除为筹饷而借外债,更强调用借款来促进国内生产事业,特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