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满族20100316.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满族20100316

第二章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满族的民族概况 满族的宗教信仰 满族的服饰特点 满族的首饰 满族的民间手工艺 中国满族第一县—新宾 乌拉街满族镇 满族人口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满族总人口为1068.23万人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满族主要从事农业。散居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事业。 语言文字: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族先人女真曾经使用过女真文,明代失传。属于黏着语,语音上有不完全元音和谐现象。满文是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现在只有黑龙江省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文。 民族特征 典型的满族人中,两眼间隔较近,直鼻,长方脸型的较多,肤色较浅。满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达到40%以上(这一比例在汉族中是20%)。 由于满族在清代的支配统治阶级地位,满族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 北京城内八旗分布图 八旗铠甲 二、满族宗教信仰 满族人信仰佛教和萨满教。 满族人以鸦为“神”,把它供为“神鸟、圣鸦”。祭祀时要把杀下的猪锁骨挂在神竿上让乌鸦吃,以示祭祀乌鸦。 原始信仰:满族人原始信仰敬狗,不杀狗,不吃狗肉。 满族的鹰崇拜 萨满教:萨满教主张万物有灵,以萨满作为人灵交通的使者。 满族萨满面具: 萨满巫师面具 满族的图腾崇拜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 图腾标志或称图腾徽号、图腾族徽等,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的象征和区分群体的标记,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自然现象与部落、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部落、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满族图腾 ---鹰 满族聚居地,仍流传着一句古谚——“鹰狗无价”。 在某些满族姓氏的宗谱上,绘有振翅起飞的鹰图案,甚至在其先人的墓碑上,也刻有鹰的形象。在善于讲古的满族老人的口碑中,鹰是拯救其先祖女真人的神灵。 在保留有野神祭的满族宗族中,鹰神为众动物神灵之首神,在其神帽上,也有鹰的金属模型,这一切都是往昔崇鹰习俗的遗风。 满族图腾柱(满语“斑吉”柱) 满族图腾主要?乌鸦、柳枝、野猪、鱼、狼、鹿、鹰、豹、蟒蛇、蛙等。满族的古姓多为氏族和部落的名称,即古代的图腾名称。 满族图腾柱(斑吉柱)粗旷、古朴、神秘,充分展现了满族人独特的原始文化,满族图腾柱所在山谷,植物繁茂,山里红、文冠果、野葡萄、榛子等,果实累累,曲径通幽,并形成满族村又一旅游景观—图腾谷。 三、满族服装的成因 1、气候因素 满族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气候十分寒冷,那里是“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塞外北国,满族的服装为了适应这种寒冷的气候,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满族的服装多为包裹式,袖子为窄袖,这是为了保暖防风,通常使用布料较多.满族男子所着旗袍的袖口接有袖头,半圆形如马蹄,俗称“马蹄袖”,放下时可为手背御寒。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或马褂。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马褂为短衣,较为宽大,修长手肘,便于骑射,后来演变为礼服和常服。这些也都是为了抵御严寒所用。 3、劳动种类因素 满族是一个英勇善战的马上民族,是骑在马背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崇尚骑射的传统至今保留,在满族乡村,生了男孩就挂一张弓,以期他长大成为一名优秀的射手。满族的服饰也因此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为了适应这种骑射生活,满族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旗袍。 4、性别因素 满族男子多骑射,喜穿四开衩长袍马褂,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而满族妇女多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袍,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腿扎青,粉,红等各色腿带。 清代时期,满族男子为了便于山中骑射,喜将头发结成发辫,垂于脑后。而满族妇女则喜挽发盘髻,中间横插一银质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发留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形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或“京头”。 四、满族服饰 旗袍 旗鞋 马褂 坎肩 帽饰 1、旗袍 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 女式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 清朝照片: 旗 袍 旗袍,满语称“衣介”. 它是满族男人喜著的服饰,也叫大衫,长袍.满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原为满族骑射时穿用的圆领(无领后习惯加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