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宁夏水洞红山历史文化考证.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夏水洞红山历史文化考证

红山堡又名横山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北33公里的水洞沟旧石器文化遗址以东四公里处,始建于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 ??  横山堡的得名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有关。远在我国的北宋时期,为了防止西夏的进攻,北宋政府修建一条东北起自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南到今甘肃省中部,包括今陕西省北部的横山山脉和陕甘两省交界的子午岭北端以及子午岭与六盘山之间的马莲河谷和清水河之间的分水岭地带的军事分界线,长1000余公里。据许伦的《九边图论·宁夏》记载,当时,这条军事分界线就被称为“山界”或“横山”。?  其二,明代时期,政府为了强化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又沿长城修建了无数个堡寨,其中宁夏境内就修建了16处,而灵武市就占据了3处,分别是横山堡、横城堡和清水营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有关此堡的正式称谓。?  其三,在目前宁夏所有的正式官方文件中也一直采用“横山堡”的提法。?  那么为何又将该堡称为“红山堡”,这与此处的地貌有关,该处的土色发红,故俗称红山堡。地处毛乌素沙区和鄂尔多斯台地地貌的结合处。这里曾经是水草丰美、植被良好、农牧业生产相当繁荣发达的地区。自我国北宋以来,这里的沙漠化加剧,逐渐变成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区。?  明代,受到明蒙之间的战争影响,明王朝开始加强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河套平原丢失后,明军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而最易被突破的区域就在地势较为开阔的黄河以东的灵武、盐池一带。顿时,以该处为中心的宁夏地区就显得十分重要。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就评到:其为“关中之屏蔽,合陇之上噤喉”。据此,可以判断在明成化(1465-1487年)之后,灵武地区靠近长城的地带变成了明蒙双方攻防的必争之地。?  受这一影响,在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设立的宁夏镇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地形上看,宁夏镇沿长城形成“几”字状,三面受敌。当时的三边总督刘天和言:“深以宁夏失险为尤”。?  为了加强宁夏镇的军事力量,提高军事防御能力,明朝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设置三道军事防线,其中以灵武和花马池一线为第一道防线,该防线是蒙古铁骑入宁夏的大门,原则是力拼坚守。第二,设立大量的边关堡寨,每个堡寨均有围墙。所修堡寨均采用削坡为墙和夯土版筑两种方法。在地形选择上,亦都修在依山带水且有制高点的地方。那是,由于对关、城、寨、堡在名称上并无严格区分,因而在修建的内容和等级方面亦无严格的区分。第三,建立都司卫所,驻扎军队。同时,实施“屯田戍守”方针,即派军队屯垦驻防,所谓“三分操备七分种”。第四,实施“随军守边”的政策,即规定屯田将士可带家眷,目的有二,一是减轻国家的负担,一是减轻将士的思乡之情,安心戍边。?  依据上述的历史地理背景分析,横山堡应是明军在长城军事防线中的第一道防线的重要军事设施之一,其地位当等同于关的地位。从大峡谷进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来到了红山堡。据说藏兵洞有三条通道可以进入红山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洞口,其余的两口洞口还没有找到,可见当年在这个立体防御体系中,上下连通,来往是多么的便捷。 ?  红山堡是因位于红山地区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这里山峦一片鲜红,因命为“红山”后讹传为“横山”,“红山堡”旧时也就一名“横山堡”。它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红山堡”本属灵州千户所辖,其为正方形,边长均为300米,设东门一道,有瓮城,门向南开。墙高8米,底宽7米,顶厚4米,是按照明代长城沿线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体制设置的。它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20里。?  初时,驻堡将士仅为“一百二员”,就是说戍守将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罗书、学罗忽三部渐强,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断寇掠陕西、宁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于时属灵州的红盐池大败孛忽罗等部,迫使他们“渡河北去”。但鞑靼部渐强,小王子部又率众入居河套,经常侵扰边塞“杀伤以万计”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这时,红山堡等长城沿线防守任务更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陕西、宁夏、固原)的秦纮,委派宁夏都指使史镛扩建红山堡,南北长约380米,东西长约320米;瓮城长30米,宽20米。堡内住军251名,设守堡官员一名,操守官一名。城堡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如按明代兵制,每5人分住一间营房,红山堡应有50多间房屋。在城堡西北台地处,我们能见到大量残破砖瓦和建筑构件残片堆积。这里可能是守堡官员的住所,在没遭到破坏前,可能是一座档次较高的恢宏建筑。?  最初设置红山堡等城障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加强长城线上的防守(这在介绍藏兵洞时已谈过);二是“防秋”。所谓“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