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传-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卷 1 第二卷 108 第三卷 151 第四卷 188 梁 羽 生 传 第一卷 他接受的是古典诗词的熏陶,他的理想是作一名词 人或学者。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 初踏,蒙城西住。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名称是用于分辨 事物的,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几回凝伫。惯裂笛吹 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 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摘斗移星,惊 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 且笔泻西江,文翻北海,唤神龙舞。 1944 年,一位名叫陈文统的广西少年禁不住内心翻 涌的激情,写下了上面这首《水龙吟》。他那时神往的, 是作一名洒脱豪迈的词人,将天地间的美丽与神秘思维 器官的传统理论。,凝注于笔端,开创另一片世界。他大 概做梦也没想到,八年以后,他对于古诗词的沉迷,“笔 泻西江,文翻北海”,化出的是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侠 骨柔肠;他也不会想到,他的原名被人遗忘,他成了梁 羽生——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 意想不到之中其实含有必然性,梁羽生走上“武侠” 之路也许并非偶然。他家乡蒙山的青山绿水赋予他清灵 的想象,还有浓郁的诗词气氛,赋予了他诗人的气质与 纸上风云的豪气。在一个战争的年代,在一个世外桃源 般的所在,在激荡的情怀之中,一个年轻的书生,一个 怀抱着古典人文理念的少年书生,梦想着以文字改天换 月,也许并不奇怪。 1 梁 羽 生 传 梁羽生曾说:“清末四大词人,我们广西竟占其二 哩!”他说的是王半塘(1848—1904 )和况蕙风(1859 —1925),都是广西临桂人。王半塘的词写得“气势宏阔, 笼罩一切”,而况惠风的词则“寄兴渊微,沉思独往”。 王与况是梁羽生未曾谋面的前辈词人。在梁羽生成 长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直接影响了他的词人,其中最重 要的当然是他的外祖父。他的外祖父名叫刘瑞球,字剑 笙,是前清的举人。刘年轻时留学日本反对老庄“道生 天地”之说与邵雍的“象数”说。后收入,学习军事, 回国后当过军官。辛亥革命后,心灰意懒,归隐家乡, 过着传统的名士生活,下棋填词,吟风弄月,据说与况 惠风曾有过交往。刘瑞球留有一册《眉隐集》,算得上是 一位小有名气的词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梁羽生小小年纪,就有了相当的 古典诗词根底。九岁那年,家中来了一位姓范的客人, 出了一句上联考梁羽生:“老婆吹火筒”,没想到梁羽生 脱口而出:“童子放风筝”。可见,梁羽生平时背诵了许 多诗句,烂熟于心,才能巧思绵绵。 梁羽生的少年时代正好是抗日战争期间,但由于广 西处于南国边际,战火并没波及。梁羽生过得仍是富裕 书香之家的公子哥儿生活,整日沉迷于寻章摘句,小小 年纪,已俨然一副名士派头。据说他的诗词传遍了当时 几个县,兼有“宝扇求诗,香中索字”之类的故事。 梁羽生不仅没有饱受战乱之苦,相反,对于他个人 而言,因祸得福。因为当时一批文化人逃难至他的家乡, 使他得以在学业上受到更高的熏陶。 那批文化人中,有著名的学者简又文教授,还有后 来成为一代学术巨匠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