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2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

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农业:种植、养殖 我们人类需要的食物 手工业:加工我们人类需要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 (例如: 劳动工具 (各种铁农具、竹木用具) /陶瓷用具/铁器用具/穿着用品/交流信息与记载信息的用具[纸张]等) 商业: 交换我们人类需要的 食物/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还在交换中追求利润。 你们觉得: 农业、手工业、商业,哪个最重要?;古代的人却这样认为: (大家朗读一下) 1、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 2、黄金珠玉,饥不能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3、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 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4、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 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 材料反映的政策有: 重农抑商政策 (不愿与外国交流的) 闭关锁国政策 ; 材料一:帝曰: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教材P17材料: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 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 …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大的商人屯积货物, 即牟取暴利);小的商人贩卖,控制大量商品; 每天窥伺物价行情,操纵物价。所以他们不从事农业,也不养蚕织布,但能穿吃优等的;没有农民的辛苦,却坐享种地所获得的利益。凭借富有,与王侯权贵有交往……这就是导致商人兼并农民,农民流离失所的原因 教材P18倒数第5行:帝曰: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有 ;① 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② 富商/大商 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囤tún) ③ 工商业影响农业生产,危及统治;评价 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 当时,我国出现了原产于 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波菜 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 材料三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乾隆帝颁发的 渡航证明书;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出现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抵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用 ② 但 妨碍了中国开拓去海外市场, ③ 也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④ 更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总之,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开始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阻碍了世界上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画面二: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三: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7-18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 ;土地制度 与 抑制土地兼并;土地,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资料、生产资料。;到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土地,又有许多政策与做法: 例1: 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都要纳税 (我们把 这种开始按亩纳税的方法,称为“初税亩”)。 这种按亩纳税的做法:实质就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 例2:秦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如右下图所示) 结合教材P16第2-3段,可知;历史时期;封建社会土地制;感悟历史 材一 《明神宗实录》载:四川巡按 孔贞一 言: 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 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思考: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 古代封建政府对此采取什么措施?;(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卷) 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状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