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
目 录
第三章 1
第四章 118
王 莽 传
第三章
京兆尹王章果然不负圣望,很快就草拟了一道关于
新任大司马人选的“封事”,走待快专递,越过王凤把持
的尚书省,直接呈到了汉成帝手中。
成帝屏退左右闲杂人等,折去蜡封,仔细观看。
当他终于看到“冯野王”三个字的时候,不由欣喜
过望,连声称妙:
“好个见识不浅的京兆尹,果然给朕推举了一位治
国干才!这真叫唯贤知贤,只有优秀如王章者,才能慧
眼识英雄,选中这位冯野王呀!”
成帝顾不得收好封事,就兴冲冲高喊:
“来人!”
“臣在!”应声从殿角下转出一位长乐宫的卫尉。
“传朕口谕,速召京兆尹王章入内议事!”
那卫尉领旨下殿,到朝房对正等得心焦的王章传达
了万岁口谕,王章三步并两步,跌跌撞撞找成帝议事去
了。
那长乐卫尉却并不回殿复命,径直出了未央宫,直
奔城南的阳平侯府而去。
阳平侯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此刻却并不知道未央宫
里正酝酿着一场重大的人事变动,乘着今日不是朝会之
期,正在对自己的侄子王莽进行考试。
王莽这时刚刚从敦学坊陈氏学塾领了毕业证书,几
年的寒窗苦读,把他的学问又往上拔了一大截,小伙子
壮志凌云,一心要把陈参老先生传授的一身本事找个机
1
王 莽 传
会实践实践,也省得别人说他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
练。
他学的是周官之礼,最理想的实践场所,当然是官
场,可到现在为止,我们这位应届毕业生还是一个白丁,
官场,对他来说,还是一座有着不可逾越的高墙和无法
敲开的铁门的神秘院落。
那些学识远不如他的堂兄弟们,都借着父辈的光,
一个又一个地跻身官场,定期领取着朝廷俸禄、政府津
贴,虽然他们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政绩可言,却都一
次一次地更新着冠带,一步一步地踏上青云之路。
王莽没有这么好的福气,父亲王曼死得太早,连个
关内侯的虚爵也没捞到,哪有什么光给他沾?唯一的兄
长王永,也才混到诸曹的地步,就一命呜呼,永远地失
去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人丁寥落的王家二房,和同门同
宗的其他支脉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而这一房里现
在的挑梁人物王莽,在精心侍奉母亲、嫂嫂这一老一少
两位寡妇的同时,还要负担起抚养教育长兄遗孤王光的
艰巨任务,他的担子可不轻呢!
然而,自古有曰: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王莽
是不是忠臣,我们姑且不去管他,可作为孝子,倒的确
是有口皆碑的。王凤也正是出于对王莽克尽孝道的欣赏,
才特意把他叫进府来,打算对他来一番奖励的。
可王凤没有想到,肩头压着沉重的生活担子的这个
侄儿,却能茹苦攻读,在礼学专业上取得了如此造诣,
而且谈吐不凡,应对自若,颇具儒者之风。
“巨君贤侄”,王凤叫着王莽的表字,“你真是我王
家的千里驹!跟你一比,你的那些堂兄弟们简直什么都
不是!除了知道吃喝玩乐之外,他们哪还有一点一丁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