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尽其辟百堵皆兴屋尽其利万家受惠-团结香港基金OURHONG.PDF

地尽其辟百堵皆兴屋尽其利万家受惠-团结香港基金OURHONG.PDF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尽其辟百堵皆兴屋尽其利万家受惠-团结香港基金OURHONG

地盡其闢 百堵皆興 屋盡其利 萬家受惠 作者簡介 王于漸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 曾維謙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阮穎嫻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助理講師 王于漸教授現為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及黃乾亨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目前的研 究重點是關於產業、房屋、勞動力和人口,以及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政治經濟與政策問題。 王教授於芝加哥大學畢業,並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現為團結香港基金的顧問及團結香 港基金研究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曾維謙現為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員,專攻香港土地及房屋政策。他於香港中文大學取 得經濟學學士及哲學碩士學位。他曾於香港特區政府出任經濟主任,專責本地勞工市場、 貧窮情況及人口特徵研究,亦協助分析及制訂主要的扶貧及人口政策。他也是獨立非牟利 政策研究組織香港黃金五十的創會成員及分析員之一。 阮穎嫻現為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助理講師。她在2012年於牛津大學取得比較社會 政策碩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博士候選人,研究重點為福利國家、社會福 利、房屋政策和養老金政策。在進入高等教育界前,她曾擔任社區智庫的首席研究員,研 究項目包括房屋、老人、勞工及廣播政策。自2014年起,她一直在報章撰寫時事及政策 評論。 關於團結香港基金 團結香港基金是一個非政府、非牟利組織,致力透過公共政策研究、倡議以及與公眾 互動,促進香港的長遠和整體利益。基金會薈萃本港、內地和國際精英,研究香港短、中 及長期的發展需要,提出跨領域公共政策建議及解決方案,致力推動社會和諧、經濟繁榮 及可持續發展。 序言 當前香港市民最關注的民生事項,是土地房屋的短缺,導致房價高漲,連帶打擊香港 的城市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為了長遠解決市民的焦慮,讓全民安居樂業,團結香港基金特 別選取「土地及房屋」作為首個聚焦的研究範疇。 研究的核心,是在現有的資源下,讓社會中處於弱勢的社群,能夠藉政策的幫助,獲 得置業的機會,長遠分享香港經濟繁榮所帶來的財富;另方面亦能以最低的成本和影響, 開闢最多的土地,解決因土地短缺而衍生的種種問題,為香港成就百年大計。 房屋問題事實上引申到多方面的社會問題。首當其衝是樓價大幅上漲,將市民分化 成「有樓族」和「無樓族」,社會「貧富懸殊」的現象更形尖銳;「無樓族」的薪酬和儲 蓄,遠遠追不上物業的升值。當社會有一半人是「無樓族」,而房屋價格卻持續上升,無 可置疑會激化整體社會的焦慮、矛盾和紛爭,結果是令社會進一步分化,管治陷入困境。 是次由團結香港基金倡導的「土地及房屋」研究,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結論之一 是倡議政府推行「補貼置業計劃」,建議政府以財政補貼形式,幫助無能力負擔樓價的市 民置業。 「補貼置業計劃」的中心精神是滿足市民的置業需求,讓香港每個家庭都可以做業 主,製造「上樓」階梯,改善資產上的貧富差距。如果公共房屋可以逐步變成私人擁有, 土地價值就得以釋放,政府可以回收有關的土地資源價值,藉此增加政府資源,舒緩公共 財政的壓力。 我們建議政府先以比市價折讓的價格,把新建的公營房屋售予合資格香港市民。住戶 日後如希望在自由市場出售其單位,仍然需要連同利息,向政府補回尚未繳交的地價,但 有關金額和現行政策不同,將不再與住戶置業後的市價掛勾,至於實際金額則可以使用不 同方案釐定,社會大可繼續討論。例如,本報告第一部分第4.6節,便提議了四個補地價 的政策方案。在實際執行時,政策可以是有關政策參數的不同組合,例如,團結香港基金 較傾向建議方案二,即政府以折扣價收回置業當天的地價,而補地價金額的利率也可較市 場利率有所優惠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都是可能的政策細節。實際執行時,有關政策可以是上述政策參 數的不同組合。團結香港基金對此持開放態度,鼓勵社會客觀、理性繼續討論。儘管這個 計劃存在難題,亦面對社會不同的意見或利益分歧,需要市民共同努力衝破困阻;長遠而 言,全民置業安居,社會共享富裕,市民共融團結,最終得益的是全香港市民。 追本溯源,房屋問題離不開土地供應,而現時社會對於土地供應不足的嚴重性和迫切 性,以及土地開發並非單純用以建屋的問題,認知不足。 根據基金的另一項「香港土地」研究,發覺在過去十多年,香港的填海工程接近停 頓,也未能落實一些大型的土地發展計劃,結果是本港的居住空間大幅落後區域內鄰近 國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