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带地头回收机的设计【回收机机械】【含CAD图纸】.doc

滴灌带地头回收机的设计【回收机机械】【含CAD图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 届毕业设计 滴灌带地头回收机械设计与仿真 学生姓名 张欢欢 学 号 8011212205 所属学院 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6-2 指导老师 王旭峰 日 期 2016.06 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制 前 言 随着滴灌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推广使用,滴灌带的使用量正在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田间使用后的滴灌带经过清洗、粉碎、造粒,再加入少量新料即可生产出合格的滴灌带,实现滴灌带的回收再利用。该方法不仅是降低滴灌技术应用成本、节约资源的重要措施,同时对护土壤环境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目前,回收滴灌带的方式是人工回收,需要的人多而且效率低。因此,设计了四个卷筒,同时可以收四行的滴灌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滴灌带回收;设计;工作;卷筒 目 录 1.概述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3 2.滴灌带铺设模式及特性研究 4 2.1新疆滴灌技术优势 4 2.2滴灌带铺设的类型 5 2.3旧滴灌带耐拉拔实验 5 3.整体结构图与原理 7 3.1整体结构图 7 3.2工作原理及过程 7 4.关键部件设计 8 4.1卷筒 8 4.2卷带驱动轴 8 4.3链传动的设计 9 5.标准件的选择 14 5.1拖拉机的选择 14 5.2变速箱的选择 14 5.3轴承的选择 15 5.4键的选择 15 总 结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工程概况 本文首先介绍了滴灌带回收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之后阐述了滴灌带的发展现状及铺设模式,根据以上的参考,设计出了本滴灌带地头回收机,介绍了它的原理及三维实体图和结构图,将图和原理结合起来一起理解。之后重点描述了滴灌带地头回收机的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一些标准件的选择。 经过本次的设计,我提出的使用四个卷筒同时回收滴灌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放在地头很方便,轴跟卷筒是通过销钉连接,实现方便拆卸。 1.概述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滴灌技术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70年代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灌溉技术,根据作物需要适时向作物的根区灌溉,从而实现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的综合工艺。这种灌溉方式既符合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又符合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的大方向[1]。故近、年来在我国特别是干旱,缺水的北方和西部地区推广力度较大。为了保证农田环保,随之而来残留在农田里的废旧滴灌带的捡拾已成为头疼的问题,实现滴灌各个环节操作的机械化势在必行,废旧滴灌带的捡拾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回收滴灌带全靠人工,劳动强度大、费工时、捡拾成本大,严重影响此技术的应用,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适用性强的滴灌带回收设备。滴灌带循环利用降低购买滴灌带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新疆棉田、麦田、甜菜、番茄、辣椒等广泛采用滴灌技术市场前景广阔,滴灌面积广阔,滴灌带使用量日益剧增。因此消除滴灌带污染,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成为滴灌带技术能否长久和持续应用下去的关键,也是关系到土地生产力的发挥和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滴灌带回收机械化对发展我国新疆当地农业生产的意义十分重大。 图1-1田间人工回收滴灌带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滴灌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同时滴灌带回收再利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仅次于残膜回收的棘手问题。 滴灌技术的最初发展阶段是地下灌溉。1860 年在德国进行首次实验,那时的滴灌是与管道排水结合的灌溉,所用的管材是带阳接头的短瓦管,瓦管行距 5m,埋在约 0.8m 的地下,管上覆盖 0.3m ~ 0.5 m 厚的过滤层,这种灌溉方法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 1920年德国又创制了管道出流灌溉法。即利用一种有孔眼的管子,使水沿管道输送时,从孔眼流入土壤进行灌溉。1923 年以后,苏联、法国、美国相继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自 1935年以后,着重实验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孔管系统进行灌溉。以色列从 1952 年起耗资 1.5亿美元,用 11 年时间建成了 145 公里长的“北水`南调”输水管道。1962 年,以色列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这一发现立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闻名世界的耐特肺姆滴灌公司于1964年应运而生[3-5]。同时以色列也是研究滴灌带回收装置起步比较早的国家之一,利用收卷机来回收滴灌带,效果良好。以色列所用滴灌带较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