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A5地下水系统划分技术要求(11.12).docVIP

GWI-A5地下水系统划分技术要求(11.12).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WI-A5地下水系统划分技术要求(11.12)

GWI-A5 地下水系统划分导则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4年11月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导则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实施项目《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以下简称“项目” )专门制定。 1.2 本导则规定了地下水系统的基本概念、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原则,并阐述了地下水系统分区分级的基本原则要求。 1.3 本导则只适用于“项目”中地下水系统划分。 1.4 本导则可供有关调查评价工作参考。 引用标准及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规范 GB 50027-2001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 000) GB/T 14158-93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 12719-91 水文地质术语 GB/T 14157-93 术语与基本概念 3.1地下水系统 Groundwater system 是具有水量、水质和能量输入、运移和输出的地下水基本单元及其组合。是指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共同地下水循环规律的一个独立单位。它可以包括若干次一级的亚系统或更低的单位。 3.2地下水系统边界 Groundwater system boundary 地下水系统边界是指两个地下水系统之间或地下水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所存在的界线。地下水系统边界具有时空四维性。 3.3地下水系统环境 Environment of groundwater system 地下水系统环境是指存在于地下水系统外的与之有密切联系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称。与地下水系统有密切联系的环境分为三类:自然环境、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3.4地下水系统结构 Groundwater system structure 地下水系统结构是指不同多孔介质组成的地下水补给、迳流和排泄以及水化学演化的场所或由构造断裂、溶洞、裂隙、节理等组成的地下水补给、迳流和排泄以及水化学演化的空间网络。地下水系统结构是地下水系统保持整体性以及具有一定功能的内在依据。 3.5 地下水系统分级 Groundwater system classification 地下水系统分级是指根据地下水系统结构、水动力或水化学特征等将一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若干次级系统。 3.6地下水系统区 Groundwater system section 地下水系统区是指具有相似的水循环特征且在地域上相互毗邻的地下水系统组合体。地下水系统区内的地下水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受相似气候条件或地表水系等的影响,使得区内所包含的地下水系统的循环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每个地下水系统区可以包含若干个地下水系统。 总则 4.1目的 各地下水系统的水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受自然地理条件、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社会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布局、城市化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地下水系统中,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程度都有明显的差异,因而,开展地下水系统环境和结构分析,对地下水系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不同层次地下水系统的区、级,是更准确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基础,是进一步运用地下水系统理论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和正确认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前提。 4.2任务 依据地下水系统理论,根据地形地貌、大地构造、水文地质特征、气候、地表水系等差异,重点考虑地下水系统自然属性,以潜水为主,制定各级地下水系统划分方案,确定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原则要求,指导划分“项目”工作区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系统分区、分级与编号 5.1分区与分级 按照本导则的目的与任务,地下水系统划分首先应根据我国的宏观地貌单元、大地构造格局、气候分带以及一级地表水系特征的差异,划分出不同的地下水系统分区,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依据每个分区内地下水循环特征、水动力特征、水化学特征以及含水层结构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出一、二、三、四级地下水系统。 5.2编号 其中: 代码第一位为字母码,表示地下水系统分区,从字母A开始顺序排列。 代码第二位和第三位为数字码,表示一级地下水系统,从01开始顺序排列。 代码第四位为字母码,表示二级地下水系统,从A开始顺序排列。 代码第五和第六位为数字码,表示三级地下水系统,从01开始顺序排列。 代码第七和第八位为数字码,表示四级地下水系统,从01开始顺序排列。 中国地下水系统分区 6.1 地下水系统分区依据 6.1.1宏观地貌单元 不同地貌单元常构成不同的地下水系统分区。宏观上来看,我国大型的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之间,通常以高大山脉相连接,如青藏高原区与西北内陆盆地之间为昆仑山脉;华中丘陵区与西北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之间为秦岭山脉;东北平原与蒙北高原之间为大兴安岭,这些山脉常构成区域上气候分界线或地表分水岭,由于山体的阻挡,不同地貌单元之间基本上不通过边界产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