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中考考试试题模拟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全国中考考试试题(模拟)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 至8页,答题卡1 至4 页。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 考生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 ( 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肖像/惟妙惟肖 咀嚼/味同嚼蜡 拙见/相形见绌
B. 星斗/气冲斗牛 沉湎/勉为其难 簇新/一蹴而就
C. 稽首/遍稽群籍 涟漪/倚马可待 骸骨/骇人听闻
D. 屏障/屏气凝神 取
A. 聒噪 拮据 寻章摘句 方蚋圆凿
B. 阴霾 谮害 重蹈辅辙 浩瀚无垠
C. 寥廓 霹雳 越俎代庖 天涯咫尺
D. 静谧 庇祐 投桃报李 义愤填膺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 世界。
② 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 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③ 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A.闻名 清脆 承载 B.闻名 清冽 承担
C.著名 清冽 承载 D.著名 清脆 承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在一个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听到过的某一首乐曲)。B. 对于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D.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6.文学常识或名著阅读填空。(4分)
(1)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痛感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需要巨人的社会,为此他写作了《 ▲▲▲ 》 ,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 ▲▲▲ 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扬他们的高尚情操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桃园结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出自,作者是依照给定的语境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___▲▲▲_____,________。点绛唇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释】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黏天浪:连天的波浪。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D.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中,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B.乙文中,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忽略了另一个方面16-18题。(8分)
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
苑广阔
(四)阅读下面的文,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