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梁殿
苏州开元寺无梁殿简介 位于盘门内东大街11号,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由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护管理。 ????历史沿革 开元寺初名通玄寺,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隋开皇九年(589年)吴县令孙宽废寺,唐贞观二年(628年)僧慧重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改名。大顺二年(891年),孙儒占据苏州,开元寺被付之一炬。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吴越钱氏迁建开元寺于盘门内现址。宋至明屡经废兴。清咸丰十年(1860年)又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稍事重修,未复旧观。无梁殿是开元寺现在仅存的一座古建筑无梁殿即藏经阁,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原先供奉无量寿佛,又名无量殿;又以纯为磨砖嵌缝纵横拱券结构,不用木构梁柱檩椽,故习称无梁殿。 建筑特色 开元寺无梁殿是江苏省现存五座无梁殿中建造最迟、制作最精的一座。殿坐北朝南,两层楼阁式,面阔七间,宽20.9米,进深11.2米,通高约19米。歇山顶及腰檐敷绿间黄琉璃筒瓦,与清水砖外墙面相映成趣。正面上下各有半圆砖倚柱6根,下置雕花须弥座,转角用垂莲柱。正面正中开拱门三个,左右各置拱形窗,在上层相对位置开拱形窗5个,明间是明窗,其余是假窗。柱间有刻南无阿弥陀佛的华版及大小枋子。明间檐下是砖制斜拱,上泵副檐。绕有雕刻的平座栏杆,图案十分典雅,而且雕工精细,宛如一件杰出的工艺品。 ??30年代旧影殿内上下层各分为三大间,用纵横砖砌卷筒结构,置扶梯于左面侧墙内。原先楼上藏经,楼下供佛。二层明间采用斗拱承托八角形的砖制藻井的穹窿结构,四壁镶嵌明代章藻手书《梵纲经》、《华严经》石刻。殿顶及腰檐覆盖绿、黄二色琉璃瓦、与青砖墙面组成和谐的色调。正脊饰以琉璃游龙,戗角雕塑四大天王立像。建筑无不工细精巧,于宏伟庄重中寓玲珑华丽之美,堪称明代建筑精品。这座无梁殿在庄严中显现出玲珑秀丽之姿,充分反映了古老苏州的建筑艺术在明代已达到一个相当完美和谐的境界,故有“结构雄杰冠江南”之誉。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简介 ????公元1381年,位于南京紫金山下,矗立起了一座宏伟的砖石建筑——无梁殿。600多年过去了,无梁殿几经战火,历经沧桑,但凭借它一身坚固的石砖结构,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无梁殿殿内现为阵亡将士公墓祭堂。 建筑格局与景点 无梁殿后是阵亡将士第一公墓,此墓连同位于东西各300 米处的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与抗日阵亡将士1029名,弧形墓墙后是松风阁,建于几十级台阶之上,阁高10米,宽41.7米,九楹二层,外有回廊,四周红柱环绕,二楼为中空式,顶覆绿色琉璃瓦,蓝色披檐。阁后甬道正中置宝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勋四字。由此向北约百米就是灵谷寺的标志性景点灵谷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底层直径14米,顶层直径9 米,为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1933年建成,当时称阵亡将士纪念塔,俗称九层塔。塔内有螺旋式台阶绕中心石柱而上,计252 级,每层均以蓝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有石栏围护,供游人凭栏远眺。 无梁殿东有灵谷寺,寺内大雄宝殿供如来佛;大道觉堂供玄奘法师灵骨;观音宝阁供观音菩萨;还有藏经楼、弥勒殿、祖堂等建筑。寺门对面是一座带顶的黄色照壁。寺东有座品质碑,碑高约 5米,上刻灵谷深松四字。再向东过小桥是座五楹的古建筑名流觞厅,现为涉外餐厅。 由流觞厅向东南不足百米即至邓演达墓。墓门正中是一座圆形花坛。两侧有露天游廊左右环抱,廊上架有水泥条架、植紫藤为篷;游廊尽头各有方亭一座。墓前雪松、龙柏,地下铺草坪,东、西、北三面有石墙环绕。墓前有花岗石墓碑,刻何香凝所书邓演达烈士之墓,墓圆形,筑于平台上,高4.5米、直径9.5米,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灵谷寺旁有一无梁殿原称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建成于明初,又因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也不用寸木寸钉,自基至顶,全用巨砖垒砌成券洞穹窿顶而得名无梁殿。它继承了传统结构拱券式,五楹三进,东西长50米,南北宽34米,纵深37.8米,呈穹隆状,中进顶高22米前后各有3拱门,四面有窗。其建筑年代之久远、气势之宏伟、结构之坚固堪称国内同类建筑之最。 据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扫葺无梁殿记》载,该殿创建于明洪武年间。正统(1436~1449年)时,殿中祀三大佛,两帝立二十四诸天像,并藏经于殿内。嘉庆(1796~1820年)间、道光十一年(1831年)均曾修葺。太平天国时,灵谷寺是清军江南大营的所在地,寺内建筑均毁于兵火。仅有砖结构的无梁殿保存下来。1928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旧址上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以慰忠魂”。无梁殿作为墓前享殿,名日“正气堂”。还在殿前建大门、石坊,殿后辟墓园,建纪念馆(现为松风阁)和纪念塔,今大部分保存完好。现已辟为灵谷寺公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