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防护技术(一)概的述
补充内容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B.1 概述;一、计算机病毒定义
1. 计算机病毒一词的由来:
由生物医学上的“病毒”一词借用而来。
与生物医学的“病毒”的异同:
同:都具有传染性、流行性、针对性
异: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编写的具有特殊破坏功能的程序。
;; 3. 权威法律的定义:
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中定义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
;二、计算机病毒特征
1.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它一般不是以独立的文件形式存在的,它寄生在合法的程序中。
病毒所寄生的程序叫做病毒的载体,或者叫做病毒的宿主程序。
如病毒adWare.win32.cpush.g(木马病毒程序),寄生在程序A0010833.exe里。;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扩散到没有被感染的计算机。
是病毒的基本特征,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断一个计算机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3.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在传染之前,必须将自身很好地隐藏起来,不被用户发现,这样才能实现进入进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广泛传播的目的。
; 4.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为了达到广泛传播并破坏系统的目的,一般不会在传染某一程序后立刻发作,否则就暴露了自身。
潜伏性越好,其在系统中存在的时间就越长,其传染的范围就越广泛。
5.可触发性
因某个特征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攻击的特性。
6.破坏性
共同的危害:降底系统的工作效率,占用系统的资源(具体情况取决于入侵系统的计算机病毒程序)
病毒的破坏性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病毒设计者的目的。
;三、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
1.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
2.通过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传播。
3.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4.通过点对点通讯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四、计算机病毒分类
1.按攻击的操作系统分类
1)攻击dos系统的病毒
2)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
3)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为数不多,传播率低,不易流行)
4)攻击OS/2系统的病毒
5)攻击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病毒(特洛伊木马“自由A”);2.按传播媒介分类
1)单机病毒
--载体:磁盘
--早期的病毒都是单机病毒
2)网络病毒
--传播媒介:网络 如CIH 、Redcord等
--如今大多数病毒都是网络病毒
; 3.按链接方式分类
(1)源码型病毒
该病毒攻击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在高级语言所编写的程序编译前插入到源程序中,经编译成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 不过,该类病毒不多见。
(2)入侵型病毒(或嵌入型病毒)
在感染时往往对宿主程序进行一定的修改,将自己嵌入到攻击目标中,代替宿主程序中不常用到的堆栈区或功能模块,而不是链接它的首部或尾部。编写该类病毒比较困难。; (3)操作系统型病毒
寄生在操作系统之中,这种病毒在运行时,用自己的逻辑模块取代操作系统的部分合法程序模块。
(4)外壳型病毒
寄生在宿主程序的前面或后面,并修改程序的第一个执行命令,使病毒先于宿主程序执行,并随着宿主程序的使用而传播扩散,该类病毒易于编写数量最多。
; 4.按危害程度分类
1)良性计算机病毒
不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直接破坏,只是具有一定表现症状的病毒。
2)恶性计算机病毒
在其代码中包含有损伤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触电应急预案防触电应急预案.doc VIP
- SJG 09-2024 建筑基桩检测标准-深圳市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标准.pdf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捷豹XF说明书|Jaguar XF Owner's Manual用户手册.pdf
- 幼小衔接拼音试卷-带彩图-幼小衔接拼音试卷图片-幼小拼音试卷题.doc VIP
-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行政管理教师岗笔试面试历年真题库试卷.doc VIP
- 三年级阅读笔记摘抄大全20篇.pdf VIP
- 中药调剂技术模块三中成药调剂讲解.pptx VIP
- 盆栽蔬菜生产..ppt VIP
- 老年人烫伤应急处理与康复护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