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层坝基层间剪切带破坏特征及颗粒流模拟-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红层坝基层间剪切带破坏特征及颗粒流模拟-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层坝基层间剪切带破坏特征及颗粒流模拟-长江科学院院报

  第31卷第6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31 No.6     2014年 6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Jun.20 14      DOI:10.3969/j.issn.1001-5485.2014.06.011 2014,31(06):53-59 红层坝基层间剪切带破坏特征及颗粒流模拟 a a,b 聂 琼 ,项 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a.工程学院;b.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武汉 430074) 摘 要:小南海红层坝基以洪泛平原细粒沉积为主,粉砂岩-黏土岩不等厚互层的岩性组合、构造作用产生岩层屈 2D 曲及一定的地下水环境为层间剪切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离散单元法软件PFC 建立了软 弱相间岩层层间剪切带试样的颗粒流模型,对剪切带试样的破坏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剪切带内孔隙 比变化、剪切裂隙发展的位置、宽度、角度及间距,模拟结果与A.W.Skempton提出的黏土实验室滑动面发展破坏 过程一致。对比了8组不同厚度及延伸长度的剪切带试样的PFC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剪切带厚度及上下所 夹硬岩尺寸一定时,试样长度越长,裂隙与层面夹角越小、裂隙间距越大,微裂隙越容易集中在剪切带左右两端;试 样长度和上下所夹硬岩厚度相同时,剪切带厚度越大,裂隙间距越大,但裂隙与层面的夹角相近。 关键词:红层;层间剪切带;颗粒流;细观力学;剪切破坏 中图分类号:TU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485(2014)06-0053-07 内平面应变试验及其剪切带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数值 [12-14] [15-16] 2D 1 研究背景 模拟;蒋明镜等 、蔡正银等 采用PFC 模拟 了大量砂土剪切带形成机理及发展过程;张晓平 重庆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坝址位于重庆市江津区 [17] [18] 等 、吴顺川等 对含软弱夹层类土质边坡变形破 珞璜镇下游约1.4km,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 坏过程分析,并讨论了软弱夹层几何参数对试样力学 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推荐梯级开发方案的重要 行为的影响。因此,结合红层坝基软岩发育特征、层 枢纽。建坝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红 2D 3s 间剪切带形成条件及构造特征,通过PFC 模拟研究 层,坝基中所有的原生软弱夹层几乎都不同程度地 坝基层间剪切带破坏过程可为坝基稳定等工程问题 经受了层间剪切作用,可能导致大坝抗滑稳定、沉陷 提供有益的指导。 变形、渗透变形等多种工程地质问题[1]。 随着葛洲坝、小浪底、大滕峡等大型水利枢纽的 兴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从宏观构造形式到微观结 2 小南海坝基软岩发育特征 构,从岩石力学性质到物理化学性质对层间剪切带的 研究区区域地貌属长江流域第二阶梯中部的四 [2-6] [19] 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层间剪切带形成演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