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pdf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pdf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 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背景与目标 教育资源的短缺和使用低效并存,是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的一大难题。九十年代,中国将加快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 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进程,以推进经济的高速增 长,这必将给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注入新的契机和活力。 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多元筹资与体制改革的 问题,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经济环境与高等教育供求结构的变化 1. 变化了的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逐步推进、全面展开 的历史进程。从七十年代末率先进行的农村经济改革实现了以家 庭联产承包为核心、以市场价格为导向的农业经济新体制,伴随 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蓬勃兴起的农村经济改变了国民经济的 格局。八十年代迅猛发展的特区经济以及相继确立的沿海开放城 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市场导向为重要基础的沿海地区对内对 外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转换的进程,国 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经济体系给九十 年代中国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综合 国力,改革已成为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根本动力。 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  这是1996年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研究报告。 1 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从199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加快,并带来了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局面,预期在今后几年将 出现经济增长的新高潮;九十年代初连续三年出现的社会总供给 大于社会总需求的格局,生产能力过剩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产品性 供求矛盾,而是产业性结构失衡;国民收入分配继续向个人倾斜,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个人所得份额由 1978 年的 57.3%上升至 1990 年的 72.6%,社会分配已由政府财政 单一主体向层层自有资金、各自自主分配的多元化主体转换;新 的大范围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居民所得转向储蓄,政府决定通 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居民消费,以形成经济高速增长的新支 点;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进程明 显加快,市场调节已在国民经济大多数领域占主导地位;随着劳 动人事制度的变革,各地的人才劳务市场相继形成、联网并发挥 了作用,近年来许多大学毕业生走向劳动力市场,它标志着传统 就业观念的更新,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的社会条件渐趋成熟。 应当看到,传统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 件中形成的,因此,要改变它,需要具备足够的社会经济条件。 上述诸种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特征表明,这些条件已初现端倪,并 且将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而越来越清晰。 2. 高等教育供求结构的变化 1980-1991 年中国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与全民所有制单位 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投资增长刺激对毕业生的需 求,当年就引起招生规模的扩大,两者的相关系数为 0.87,弹性 系数为 0.52,即投资每增长1%,招生数增长 0.52%。自 1991 年开 2 始,固定资产投资新的一轮增长高潮已经形成,毕业生需求也由 疲软转向短缺,1992 年毕业生供给和需求比例为 1 比 1.52,预期 今年开始,招生规模将有较大发展。 1990 年,中国 56740 万劳动力中,835 万城镇个体劳动就业 者和非公有制单位职工的就业已由市场调节,占 1.4%;42010 万 乡村劳动者的劳动,基本由市场调节,占 74.0%;余下 13895万全 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中,有 1702万职工已实行合同用 工制度,打破了国家包下来的“铁饭碗”用工制度。高等教育对 毕业生的“统包统分”和全部培养干部体制已愈来愈不适应市场 调节为主导的就业制度,一旦对旧体制实行改革,预期来自乡镇 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实行合同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pi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