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蚕科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蚕科技

科学养蚕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蚕需物质   1.蚕室:朝向为南向,以南偏西8-12度,太阳从房顶走过。要求有天花板、对流窗、三合土、六面光。每张蚕种需要10平方米左右蚕室面积,蚕室的宽度最好为4.5米。   2.贮桑室:小蚕用水缸贮桑,底上装一盆清水,上面放蔑折,折上放叶,缸口用清洁湿布盖上,再盖盖;大蚕贮桑最好用洗净消过毒的打斗(即农村打谷用的拌桶)贮桑。桑叶上面用洗净后消过毒的薄膜覆盖。每次喂后,桑叶要翻松。如无打斗,可在靠近蚕室的阴凉干燥处打一地窑,作为贮桑用,也可在靠近蚕室的另一间房内,经消毒后用作贮桑。切忌蚕室内或蚕架下贮桑。   3.长方形蚕箔:长1.2米×宽0.8米,每张蚕需40-45个。   4.每张蚕需小蚕网15只,大蚕网40只,桑架2个。   5.每张蚕需蚕架2副,蚕架竹竿(硬头黄)24-32根,6-8层每层6箔。   6.每张蚕需干湿温度计一支,薄膜1.5公斤。   7.消毒药物:漂白粉2.0-3.0公斤,鲜石灰(生石灰)25-30公斤。   8.焦糠、糠壳用锅炒,炒成黑黄各半的花糠,每张蚕需5-10公斤,用作隔沙除湿。   9.每张蚕需蚕筷10双,鹅毛或公鸡翅毛或鸭翅毛少许。   10.专用喷雾器一台。   二、蚕室、蚕具的消毒技术   1.蚕室消毒   (1)打扫、清洗和刮地:把蚕具从室内搬出,将蚕室及周围环境打扫干净,清理的垃圾集中处理,最好远离蚕室作为堆肥。蚕室及周围环境,凡能用水洗的地方,都要用水冲刷干净。蚕室(如是地面)和周围的泥土地面刮去一层表土(约1厘米厚),垫上干净新土。刮出的旧土不宜倒在蚕室及桑园附近,应深埋或制作堆肥。   (2)用生石灰浆刷白,刷墙壁用20%生石灰浆,地面天花板周围用2-5%石灰浆喷雾。养蚕前10天进行。   (3)用1%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在消毒前2小时配)喷消,养蚕前7天进行。     加水倍数=[漂白粉原有浓度(%)-目的浓度(%)]/目的浓度(%)   如市售漂白粉含有效氯为25%,则1公斤漂白粉加24公斤水,即为含1%有效氯漂白液。   2.蚕具消毒   (1)蚕箔、蚕杆、蚕架,用流动的清水清洗后,再用2-5%生石灰水浸1天(第1天下午浸,第2天捞出),捞出用太阳光暴晒2天。晒干后,搬回蚕室再用1%有效氯漂白粉沉清液喷湿。   (2)蚕筷煮半小时。鹅毛或鸡、鸭毛,用蒸气蒸,100℃蒸1小时。塑料蚕网用1%有效氯漂白粉浸1小时,用清水清洗后晾干。麻线蚕网用沸水煮1小时,晾干备用。   (3)贮桑用具。贮桑缸用来配漂白粉时,可一同消毒,打斗(拌桶)清洗后,再用1%有效氯漂白粉喷湿。贮桑室或贮桑窑也要用1%有效氯漂白粉喷湿。   三、养蚕的温、湿度调节   1.温度   一至二龄 26-28℃ 三龄 25-26℃   四龄 24-25℃ 五龄 23-24℃   也可以从一龄27℃或28℃开始,以后逐龄下降一度。   2.湿度   一龄相对湿度85-95%(干湿差1-1.5℃),   二龄相对湿度85%(干湿差1.5℃),   三龄相对湿度80%(干湿差2-2.5℃),   四龄相对湿度75%(干湿差3-4℃),   五龄相对湿度65-70%(干湿差4-5℃),   四、 蚕的生理特性   现行蚕品种都是四眠5龄,1-3龄蚕称小蚕(稚蚕),4-5龄蚕称大蚕(壮蚕)。   1.小蚕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比大蚕强,小蚕对二氧化碳的抵抗力比大蚕强。有小蚕靠“火”养的说法,因此,小蚕可以薄膜覆盖育或密闭育,以保持蚕座温湿度。   2.小蚕生长发育比大蚕快,小蚕期需给与营养丰富、新鲜成熟一致的桑叶才能满足迅速生长的需要;小蚕口器嫩,忌用老叶和萎凋桑叶。   3.小蚕体皮通透性好,对有毒气体和病原体的抵抗力比大蚕弱。据试验,对空头性软化病的抵抗力,若以1龄为1倍,则2龄为1.5倍,3龄为3倍,4龄为13倍,5龄可增强到1万至1.2万倍。  所以,小蚕饲养要严格消毒防病,所谓“养好小蚕一半收”,其意义就是小蚕无病健康,大蚕丰收在望。养蚕场所及周围,应严禁有毒物质污染。   4.小蚕期的移动范围比大蚕小,饲养上要切叶给桑,便于蚕儿就食。   5.小蚕有趋光性、趋密性和逸散性。蚕室光线要求明暗均匀,防止蚕儿密集拥挤,食桑不足,发育欠齐。   6.小蚕期眠起比大蚕期快而齐,眠起技术处理要及时。   7.大蚕对高温多湿环境抵抗力弱,若饲养环境高温多湿,则有害大蚕生理,易诱发各种蚕病。   8.大蚕食桑量多,排泄物多,会形成蚕座多湿、空气污染,有碍蚕儿呼吸,影响蚕体健康,应加强通风透气,勤除沙。有大蚕靠“风”养的说法。   9.大蚕绢丝腺成长快,应充分饱食,五龄中后期给与营养丰富的桑叶,对发挥多丝量蚕品种的经济性能十分有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