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轮复习讲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二轮复习讲课课件

(天津卷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5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  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1 观点明确 2 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 3 结论 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肯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因角度给予肯定。 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参考答案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6分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 (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 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1895年) 参考答案 2 洋务派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3 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 自2012年春天以来,日本右翼分子的购岛闹剧愈演愈烈,日本政府趁机提出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企图霸占我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这一强盗行径激起了两岸三地以及世界华人的极大愤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球华人保钓运动。中国政府也严正声明:日本的任何行为都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任何侵占钓鱼岛的行为都是非法的和无效的,中国政府有决心、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每一寸神圣领土。 1840 1842 1894 1856 1860 1900 1895 1901 1945 1937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全面侵华 列强侵华主要史实 近代前期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1840---1919) 年份 地区 题号 考点 切入角度 2012 北京 17 中国近代政治变革 以晚清重臣端方上奏切入 福建 16 辛亥革命 以辛亥革命的成果切入 浙江 39 辛亥革命 以主观题切入 海南 17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以观点切入 全国 30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以张謇创办纱厂切入 天津 3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 以报刊切入 江苏 6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以南京临时政府令切入 (2012北京卷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2012福建16 )虽成“空壳”,但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资产 阶级 农民 阶级 地主 阶级 教训(说明什么?) 方案(主张) 运动 阶级 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救国方案有哪些?教训是什么?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太平天国 《天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