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金渗碳体
碳素钢的不足之处 1、淬透性差。 2、回火稳定性差。 3、综合力学性能低。 4、不能满足某些特殊场合的要求。 铁素体的晶格 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红硬性 高的回火稳定性使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称为红硬性,这种性能对一些工具钢具有重要意义。 如高速切削时,刀具温度很高,刀具材料的回火稳定性高,就可以使刀具在较高的温度下热保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 * 第五章 合金钢 §5-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5-2 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 §5-3 合金结构钢 §5-4 合金工具钢 §5-5 特殊性能钢 *§5-6 钢的火花鉴别(实验) 导言 合金钢——在碳素钢的基础上,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时有目的地加入一种或数种合金元素的钢。 性能:较高的力学性能、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等,有的还具有耐热、耐酸、耐蚀等特殊性能。 §5-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一、强化铁素体 二、形成合金碳化物 三、细化晶粒 四、提高钢的淬透性 五、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一、强化铁素体 大多数合金元素(除铅外)都能溶于铁素体,形成合金铁素体。 由于合金元素与铁的晶格类型和原子半径的差异,引起铁素体的晶格畸变,产生固溶强化作用,使合金钢中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二、形成合金碳化物 1.合金渗碳体 锰、铬、钼、钨等弱、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倾向于形成合金渗碳体,(Fe,Mn)3C, ,(Fe,Cr)3C, (Fe,W)3C,等。合金渗碳体较渗碳体略为稳定,硬度也略高,可明显提高低合金钢的强度。 2.特殊碳化物 钒、铌、钛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与碳形成特殊碳化物,VC、TiC等。特殊碳化物比合金渗碳体具有更高的熔点、硬度和耐磨性,而且更稳定、不易分解。当钢中的特殊碳化物呈弥散分布时,将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而不降低其韧性。 锰、铬、钼、钨、钒、钛等元素与碳能形成碳化物,能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都有抑制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铌、钒、钛等形成的碳化物、铝(Al)在钢中形成的AlN和Al2O3细小质点,均能强烈地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使合金钢在热处理后获得比碳钢更细的晶粒。 三、细化晶粒 四、提高钢的淬透性 除钴外,所有的合金元素溶解于奥氏体后,均可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推迟其向珠光体的转变,使C曲线右移,从而减小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常用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有:钼、锰、铬、镍(Ni)和硼(B)(0.0005%~0.003%等。 五、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软化的能力。 合金钢在回火过程中,由于合金元素的阻碍作用,使马氏体不易分解,碳化物不易析出,即使析出后也不易聚集长大,从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所以钢在回火过程中硬度下降较慢。 与碳素钢相比,在相同的回火温度下,合金钢比相同含碳量的碳素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在强度要求相同的条件下,合金钢可在更高的温度下回火,以充分消除内应力,使其韧性更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尔平台化建设》ppt教案模板.ppt
- 九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pptx
- 安徽凤阳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pdf
- 危险货物道路输运押运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Python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英语五年级The little horse crosses the river课件.pptx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