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选读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作品选读导论

新 闻 名 篇 名 著 选 读 主 讲:李 振 第一讲 导 论 一、感受新闻“经典” 二、新闻“经典”的标准 “经典”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字Kanon,指用于度量的芦苇或棍子。引申出“典范”、“样板”、“标尺”、“模板”之意。 “经典”与“非经典”的区别: 1.“经典” 能经历时间的洗刷。 2.“经典”能得到某种社会形式的“认可”。 3.“经典”是同类文化产品模仿的对象。 新闻经典同样要满足上述3个条件: 1.新闻是易碎品,但作为一种记录人类历史瞬间的文化产品,有一部分为当时的社会“立此存照”的新闻在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洗刷后,依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2.新闻具有易逝性,只有那些得到“认可”并被用某种方式(如通过各种新闻报道作品选、新闻写作教材等)留存下来的新闻,才具备成为经典的必要的传播条件。 3.新闻经典也和其他文化经典一样,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挟尸要价》原作照片:打捞船赶到后,船主陈某(船头着白色衬衫者)把打捞上来的一名大学生遗体用绳子绑住,用来索要更高的捞尸费。 质疑者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提供的全景照片:完整的场景应该是: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 三、新闻“经典”的变化与时代性 1.新闻“经典”确立方式的变化 1)从1949年至1980年,新闻经典的确立方式是政治权力压倒一切,尤其是1966年至1978年。 2)整个80年代,我国新闻经典的建构方式逐渐转为国家话语与精英话语并重的格局 。 各种新闻奖的涌现 3)92年以后,在新闻经典的形成方式中,国家话语、精英话语和民间话语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一种杂糅态势,既有和谐共存的一面也有互相博弈的一面。 思考:为什么是1992年? 国家话语+媒体精英话语 媒体精英话语+民间话语 国家话语+民间话语联合 民间话语+媒体精英话语+国家话语 试各举一例,说明之。 邓玉娇案 博弈与较力的一面 2.新闻“经典”内容的变化——以雷锋报道为例。 对雷锋的报道及其后绵延数十年的学雷锋宣传,是我国当代新闻史上最大规模的典型宣传。如《解放军报》从1960年到1988年间与雷锋有关的稿件就有11122篇。 媒体呈现的雷锋形象的变迁: 政治道德——朴素道德; 道德圣人——平凡的人(个性化、平民化、不回避争议); 运动式学习教育——感染、引导的力量。 四、这门课的特点与内容 内容: 理论篇 “事实”与“说话” 新闻与角度 新闻与背景 …… 体裁篇 消息 通讯 特写 考察方式: 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作业):% 期末成绩:% 参考书目: 1.王蕾:《外国优秀新闻作品评析》 2.《百年新闻经典》(上册) 3.《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新闻(消息)卷 4.《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外国名篇卷 5.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录》 * * 记录瞬间 抓住细节 意蕴深长 适度表达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迅捷、全面、准确 《华尔街日报》2001年9月12日头版,获普利策突发新闻奖 Awarded t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taff for its comprehensive and insightful coverage, executed under the most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of the terrorist attack on New York City, which recounted the days event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纽约时报》3个月的连续报道“A Nation Challenged”,获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Awarded to The New York Times for A Nation Challenged, a special section published regularly after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s on America, which coherently and comprehensively covered the tragic events, profiled the victims, and tracked the developing story, locally and globally 充分、深入、权威 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