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人与环境
第三章 人和环境 第一节 人和环境的交互 第二节 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行为与空间环境 本章要点: 1、舒适性的理解; 2、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性概念及应用。 第一节 人和环境的交互 一、环境的构成 (一)大小构成 1、 微观环境指室内环境,包括家具、设备、陈设、绿化以及活动在其中的人们。 2、中观环境指一幢建筑乃至一个小区的空间大小。它包括邻里建筑、交通系统,绿地、水体、公共活动场地、公共设施,以及流动在此空间里的人群。 3、宏观环境指小区以上,乃至一个乡镇,一座城市,一个区域。 (二)构成因素 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等,它进一步可分为物理环境、化学因素、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构成性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舒适性概念 ——复杂的动态概念。它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凡是这个环境能使在该环境中80%的人感到满意,那么这个环境就是这个时期的舒适环境。 ——舒适性还要涉及到安全、卫生概念。 (二)舒适性类型 ——人体舒适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舒适性,二是知觉舒适性。 行为舒适性是环境行为的舒适程度 知觉舒适性是指环境刺激引起的知觉舒适程度。 第二节 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一、行为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 环境不同的刺激作用、人类自身不同的需求、社会不同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环境行为是各不相同多种多样的,包括教育行为、管理行为、商业行为、人际行为、娱乐行为、防卫行为、宗教行为、劳动行为、餐饮行为、体育行为、观展行为、恋爱行为、犯罪行为等。 建筑环境行为 第二节 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一、行为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 丹麦建筑师杨·盖尔(Jan Gehl)在1971年发表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并指出每一种活动类型对物质环境的要求也大不相同。 1、要性活动——很少受到环境构成的影响。 2、自发性活动——特别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条件。 3、社会性活动 第二节 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二、心理、行为在环境中的表现 2、差异性表现 (1)社会文化差异:个体文化背景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 (2)年龄、性别差异 第二节 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三、心理空间 1、领域性 2、个人空间 3、私密性 领域性 一、领域性的概念 领域性 二、领域性的类型 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公共领域 实形领域——虚拟领域 领域性 三、领域性的作用 1、安全 2、相互刺激 3、自我认同 4、控制范围 领域性 四、领域性的控制 1、个人化和标记 2、领域标志品 3、占有和使用 领域性 四、领域性与空间设计 1、对于有明确的边界和服务对象空间,领域感来自空间周围边界的完整性,如围墙、绿化、道路、河流等形成的实体性边界,以及由空间升高、下沉、灯光分隔、居民活动等形成无形的心理边界; 2、通过设置所有权标志赋予室外空间明确的定义,如用树木、围墙、建筑立面等将环境分割成一系列让人一目了然的小区域。 个人空间 一、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一)个人空间 心理学家,萨姆 个人空间——“神秘的气泡”,是人们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范围,或称“身体缓冲区”。 ——是个人活动和生存的基础,对这范围的侵犯和干扰,将会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它随着个体活动而移动。 ——和领域的不同点在于它是生理和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 个人空间 一、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有两种作用: 1)使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得以分开,使其保持各自完整又不受侵犯的空间范围。 2)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个人空间又使个人之间的住处交往处于最佳状态。 ——掌握人的“心理空间”尺度,要求设计师对人环境有充分的理解,因人、因事、因时、因景的确定个人空间的大小。 个人空间大小的影响因素 (一)场合不同 (二)文化前景不同 (三)年龄不同 (四)个人空间的方向与大小 (五)个人间距受性别的影响 近体学 私密性 一、定义 ——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需要。 ——人的本能,可使人具有个人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支配环境,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景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人际关系中形成了人际距离,即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这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信息的关系,一种情感距离。 ——同民族传统、社会管理等因素有关。 私密性 二、类型 (1)孤独 (2)亲密 (3)匿名 (4)保留 私密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