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15·陕西咸阳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
1.(2015·陕西省咸阳市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扬州访汪辰初钱澄初[注]关桥乍泊旋相访问【注】 钱澄初:在明末曾从事抗清斗争失败后归隐田园。这首诗写诗人自家乡安徽桐城往扬州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汪辰初此时汪辰初也过着隐居生活。(1)诗中颔联描写了哪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及其作用。“草”要结合“市井草深寻巷入”分析写荒芜居处和寂寥人生;“花”要结合“江城花满闭门居”分析反衬隐居之深。昔日“歌吹是扬州”今日“草花满市井”可见昔盛今衰的沧桑之感。答案:描写了“草”和“花”两个意象。①通过“草深”“花满”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汪辰初的隐居环境。②以“草”“花”相对举抒写昔盛今衰之情寄寓国家沦亡、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2)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诗人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请结合首联、尾联的内容进行分析。答:解析:此题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首联写停舟“旋相访”可见心情之急;结果是“问遍扬州识者疏”失落惆怅;之后是寻到草深的巷陌发现了隐居的老友答案:①寻访好友的急切。一靠岸诗人就马上寻访汪辰初可见其心情迫切。②寻访不着的失落。汪辰初隐姓埋名识者稀少一时寻访不着因而有了失落之情。③老友重逢的悲喜交加。七八十岁的老友重逢值得高兴因而“笑”;但故国已亡难免“啼”。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画 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不第后赋菊[唐]黄 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1)概括两首诗中所描绘的菊花的特点有何不同?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要抓住两首诗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概括。郑诗可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宁可枝头抱香死”等词句中分析;黄诗可从菊花开放的时节、香气、颜色以及诗歌中透露的情感基调概括。答案:郑诗中的菊花自甘寂寞坚贞不屈孤傲绝俗;黄诗中的菊花气势威武香透长安辉光耀目豪气冲天。(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所表达答:解析:从手法上看两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郑诗显露了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黄诗显露了改天换地的气概和抱负。符合这个意思即可。答案:两首咏物诗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抒怀。(答“象征”也可)郑诗(2015·内蒙古包头市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第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答:解析:诗歌写景的角度主要有动静、远近、虚实、明暗等方面结合内容来看本诗应是远近的角度。景物的特点要抓住主要意象前的修饰词如第二联的“古树”“清露”第三联的“千峰”古”答案:两联写景远近角度不同。第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第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2)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本诗的景物描写来看意境是清幽、阔大的。所以山居者的追求也是远离世俗的、高洁的、恬淡的。古人写诗都讲究含蓄、委婉赞美别人的生活情趣是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据此分析即可。答案:这首诗表现了处士卢岵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仰慕的感情。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绝句二首[北宋]关 澥其一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其二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竿春睡酣。为报邻鸡莫惊起且容残梦到江南。【注】 ①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②朝参:这里指早朝参见皇帝。(1)第一首诗中“缲车鸣处楝花风”一句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答:解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尽力描绘出来然后根据关键词答出其意境氛围。“缲车鸣处楝花风”以农家缲车的飞鸣和花信风的吹拂烘托出一片轻晕的醉意和春的风华。这一句从诸般春景中选出缫丝和楝花开放二事既准确地扣住了谷雨时节后的答案:写缲车的飞鸣和花信风的吹拂富有动感烘托出一幅生机美好的春景图;写出作者对江南春景的喜爱之情。(2)两首诗都写到“梦”但又有所不同试结合原诗内容分析各自表达的情感。答:解析:第一首后两句点明这一切不过是旧日在江南经行时所见此时已尽入“醉梦”中了。陈迹的追怀像短梦一般重现作者对江南之春的怀念也含有对人生之春的追怀。第二首末句所说的“残梦”就是被惊破的昔日经行江南的“醉梦”。梦魂中温馨的回忆又牵动了作者将残生消磨于江南山水中的归隐之思。答案:第一首诗写“醉梦”写作者对江南往事的回忆表达对江南的留恋之情;第二首诗写“残梦”梦破后(或“梦醒后”)作者还想续做“梦”到江南表达作者渴望寄情于江(2015·湖北省荆门市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清平乐晏 殊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