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doc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找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做好预防工作,是作为检察官的我们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 原因 预防对策 2009年1月,南明区人民检察院为适应办案需要,率先在全省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专门批捕、起诉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通过近两年对我院办理的案件的分析,笔者认为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是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原因 1、从犯罪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来看,以16、7岁男性青年为主,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80%左右,且团伙性犯罪居多。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16、7岁本应是升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的年龄,但因为高中阶段不属于义务教育,有许多成绩不好的、或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从此走上社会,而年龄的幼小,劳动技能的缺失,使他们成为终日无所事事的闲散一族。他们长时间泡在网吧里,游戏厅里,而经济上的窘迫,使他们容易形成小的团伙想方设法找钱,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结伙犯罪。如在我市南明区二戈寨地区经常发生的在凌晨抢劫过路货车驾驶员的案件就是此类案件的代表。一帮16、7岁的青年,长期在网吧里出入,组成“狂傲帮”长期结伙寻衅滋事,没有钱的时候,就持自制的砍刀在凌晨抢劫过路的货车司机。 2、暴力型侵财案件居多。在我院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看,抢劫案件占67%,在当中又有绝大多数是受网络游戏、港台大片的影响,都随身携带有刀具或持其他械具。尤其在酒后,容易冲动,在实施抢劫犯罪时,稍有不慎,容易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如我院办理的张某等人抢劫案,张某伙同他人多次在本市持刀实施抢劫,在抢劫一人的摩托车时,冲上去不由分说,对着对方就是一刀,至对方因抢救无效死亡。从此看出,青少年群体心理和情绪不稳定,辨别力和判断力不成熟,自我控制的能力很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走向极端,铸成大错。 3、同班同学因法律知识淡薄,不懂法,为了所谓的义气,相互影响,走上犯罪的情形较多。如我院办理的犯罪嫌疑人秦某、田某抢夺一案。秦某、田某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是同学、好朋友,二人在高中阶段分开读书,秦某因家庭原因不愿回家,找到田某,提出到外面找钱,田某碍于情面答应秦某的要求,后二人在实施抢夺过程中被抓获。又如张某等人抢劫案,就是5名同班同学,因一人想要手机,邀约其他4名同学,大家答应帮忙到别的学校找人“洗手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法律常识一点不知,还有的人之前也曾经被抢,不但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甚至觉得这样做很好玩,很刺激。 4、外来人员聚居地的未成年人,因生存环境的相似容易聚集在一起,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走上犯罪道路。如我院办理的范某等人抢劫案。范某等7人都是和家人一起居住在本市沙冲路一菜场内的出租房,父母忙于做小生意,疏于对子女的管教,范某等人长期无正当职业,无所事事,聚集在一起结伙抢劫犯罪似乎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5、因家庭原因,离家出走,到外面租房居住的未成年人日益增多,由于脱离家长的管教,结交不良朋友,加上没有正当的生活来源,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如我院办理的李某等人强奸、抢劫、故意伤害、强迫卖淫一案,李某系女性,17岁。案发前,李某与自己的男友长期在外租房居住,并通过网络等方式结识一些同样无所事事的青年,并提供房屋供这些人居住。某日,在此居住的几名男青年将二名女性强奸,李某在其中强行索要对方手机,并帮助联系他人准备强迫二名女性卖淫。本案中的李某,因父母离异,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开始吸食毒品,而母亲虽改嫁,又觉得对不起女儿,于是对女儿百依百顺,过分迁就,对孩子的要求无论正当与否,都给予满足,过早地在李某心灵里播下自私、任性的种子,致使李某长期与一帮17、8岁的男青年混在一起,成为帮凶。 二、预防对策 1、强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从他降生之时起,都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他们最初的老师,正是父母们不同的言传身教,使孩子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在我院办理案件过程中,通知家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时,通常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我家这个儿子平时在家很乖,学习成绩也还好,从来不出去惹事,都是别的坏小孩带坏了他。从这一些话,可以看出我们的一些家长一方面对孩子平时表现不了解,更不知道孩子心中的想法,对孩子一味偏袒,另一方面,没有认真反省自己的过错,把责任推给别人。还有一些父母,不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不注意身边的小事,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2、强化学校的法制教育课。邓小平说过:“加强法治重要的是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要从娃娃做起。”我们现在的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法制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一般是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全校学生集体上一堂法制课,然后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代替法制教育,有负责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