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经济学第三章农业微观组织课件
第五章
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第一节 农业合作经济
一、农业合作经济概念与类型
(一)概念
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第一,农民自愿联合,
第二,实行民主管理,
第三,共负盈亏
第四,以集体占有为主导,集体占有和农民个人占有相结合;(二)类型
1、按合作领域划分
生产合作
流通合作
信用合作
消费合作
医疗合作
2、按组织形式划分
社区性合作
专业合作
股份合作
;二、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
1、公平原则
2、民主原则
3、自愿原则
4、互利原则;三、农业合作经济的功能
1、发挥协作功能,拓展分工范围
2、优化要素组合,实现规模经济。
3、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4、减轻经营风险
5、提高管理水平
;二、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土地改革(1950—195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实行耕者有其田,建立土地私有制的小农经济
;(二)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53年,
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
互助组: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劳动互助。
;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
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
初级社: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自愿、等价交换基础上,实行统一经营,按股分红,进退自由
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个阶段: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
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组建高级社,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
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高级社: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
统一分配;(三)农村人民公社化1958—1978
——“天堂试验”
;1、人民公社 的建立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们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
1958年7月1日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 ;人民公社是在炽热的政治氛围和很短的时间中,通过“小社并大社”进行和完成的。
1958.8-11月,三个月内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4万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达99%。
;2、人民公社的制度特征;(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12月开始)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影响中国农民命运的“大包干”从这里走向全国,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历程和主要成就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首先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入手,在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作为中国农民的一次伟大创举,它不仅迎来了中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
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5亿人下降到1.3亿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5.1%,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历史上的一项奇迹。
;第二阶段:
1985—1991年
农村第二步改革进入了全面探索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改革重心放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企业发展等重要方面的阶段。
;, “苏南模式”:江苏的苏、锡、常地区创造了一种富有地方色彩的乡镇集体经济
“温州模式”: “小商品、大市场” 、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合作经济
珠江模式:三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