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平天国北伐失败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太平天国北伐失败原因

浅谈太平天国北伐失败原因摘要:1853~1855年间,为了直捣北京,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实施了北伐的战略行动。由于诸多条件并不具备,北伐失败。其原因有:政权尚未稳定、政治条件不成熟;兵力不足、攻坚能力薄弱;经济力量脆弱、补给困难;自然环境恶劣、行军道路艰险;孤军深入,缺乏后援,补给滞后;通讯联络不畅、缺乏信息沟通。实施北伐是必要的,其作用应该肯定,但北伐付出的惨痛代价和教训应深刻总结。 关键词:太平天国;北伐;林凤祥;李开芳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4-0082-04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定都天京,为了把革命迅速推向全国,在稳定天京防务后,分兵进行北伐和西征,以夺取全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英国军舰云集上海,“其时,清政府建江南大营于孝陵卫,防止太平军进攻东南;建江北大营于扬州,防止太平军北上。”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使一些将士产生了保守享乐、不求进取的思想,在军事上不得不以相当多的兵力防卫南京。到清军江南大营建立后,敌人对南京的骚扰日益频繁,洪秀全又从驻守扬州、镇江的太平军中往回抽调部分兵力。1853年5月,北伐军约2万人由天官副丞相林风祥、地官副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等率领,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咸丰帝宣布京师戒严。8月北伐军进攻天津失利。1855年3月林凤祥在连镇突围被俘,4月3日在北京就义。李开芳退守山东茬平冯官屯,被俘后被押解北京,6月11日凌迟处死,北伐失败。 与出动数lO万大军的西征战役相比,北伐军只有2万人,所以学术界一直认为,北伐军只是一支用于牵制清军八旗主力南下的偏师,事实并非如此。北伐军士兵是太平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从广西到江苏,历经无数血战,战功卓著,战果显赫。虽然其问偶有失利,但总体表现十分强悍。两年间,北伐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忍着饥饿和寒冷,同数倍于己的敌军浴血奋战,横扫六省,转战2500公里,连克数十城,斩杀清军7万余人,甚至一度逼近京畿,震撼清朝心脏地区,牵制了大量清兵,迫使10数万清军调头进行防御。为南方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对南方太平军和北方人民的斗争客观上起到了支持和呼应作用。由此可见,北伐的战略意图非常清晰,作战效果明显。但必须承认,孤军远征,后援不继,全军覆没。悲壮之极,无以言表。究其原因,近年来,学术界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制约战争的多重因素及太平军北伐所产生的诸多影响。一些学者创新思路、不囿成见,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观点。笔者在充分吸纳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军事、政治、经济、自然环境、通讯联络等方面对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政权尚未稳定,政治条件不成熟 太平军天国自金田起义以来,经过两年多的顽强奋战,从遥远的广西推进到清王朝在江南的心脏地带,形势令人振奋,尤其是占领南京构成了时局的转折点。当时,全国许多地区的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风暴的影响下,发动了不同程度的起义。各地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使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农民起义绝大多数爆发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太平天国所经之地区及邻近地区。至于北方各省,尽管也有零星的武装暴动,但影响较小。北伐军在北方没有注意发动群众,这是史学界一致的意见,也被认为是北伐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伐军在北方行程仓促,并没有太多时间宣传太平天国的思想和理念;北方人持重保守,短时间内比较难于接受拜上帝教这种与传统大相悖逆的宗教,北伐的群众基础很不牢固。北伐军对在北方不信拜上帝教的群众态度比较粗暴,出现了一些掳掠行为,加上清军歪曲事实的宣传,从而加深了北伐军与群众间的矛盾,以至于有些地方在北伐军到来之前竟“人民逃亡,十室九空”。尽管有些耸人听闻,却也折射出北伐军发动群众工作的欠缺。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虽然在南京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但它刚刚诞生,根基不稳,仅仅占据镇江、扬州等城市,远不能左右全国形势的发展。众所周知,随着太平天国革命军影响的不断扩大,参加太平天国革命队伍的阶层逐渐增多,但仅局限于一部分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和矿工等,众多的人民尚未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究其原因,在于就全国范围而言,人民还受着清王朝的欺骗宣传和正统观念的束缚,对于太平天国的一系列革命主张不甚了解。因此,还不能说占领南京便已在政治上到达了全国革命的高潮。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据史料记载,当北伐军进入直隶时,清廷震恐,但并没有达到“京城一空”的地步,更没有像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先生所比喻的那样,即“满清王朝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的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众所周知,满清王朝已经统治中国200多年,虽积重难返,但中央集权依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