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潜水深潭3公里 水底穿越后灶河
潜水深潭3公里 水底穿越后灶河从滨临乌江的彭水县城往南沿川湘公路六十公里处,有个名叫郁山的小镇,镇中有一条小河叫后灶河。后灶河源于黔江县西泡乡,因小河的上游产卤水(制盐用),沿岸有许多土灶而得名(公元1708年当地土人就开始用土灶熬制食盐)。
后灶河属乌江水系郁江上游支流,由彭水东部龙溪乡流向西北方向,在郁山镇汇入郁江。后灶河一带属喀斯特地貌,由于尚未被开发,原始风貌保存完好。沿河植被茂密,溪水清澈凉爽,还有溶洞可探寻。特别是龙洞峡,其风光独具特色,溪流穿洞而过,凉爽无比。若从龙洞峡营地出发,往上游可溯溪,往下游可漂流,可谓趣味多多。
观摩四千年的古盐泉
第一天行程路线:重庆—彭水—郁山镇
早上9点,我们从龙头寺火车站乘坐普通列车,经过近6小时抵达郁山镇。
郁山镇历史悠远,以盐丹文化为代表的黔中文化底蕴丰厚,境内留下了大量与盐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镇内现存有盐场遗址供游客观摩。
郁山镇在凤凰山、伏牛山、玉屏罗汉山下,中井河、后灶河、郁江三江穿镇而过。中井河和后灶河两岸分布着多个食盐生产地,中井河的老郁山、中井坝,后灶河的后灶坝,以及两河交汇的南京街是集中煎盐地,至今还能够窥视到当年的辉煌。老郁山有5口比较有名的盐井,依次为老郁井(倒鹿井)、凤仪井、新井(长寿井)、楠木井和飞水井(飞泉)。其中,伏牛山脚下的飞水盐泉,据说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开发历史,也是目前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天然盐泉。
和郁山盐历史紧密相连的还有那座位于郁山镇民主街和南京街之间,横跨在后灶河上的“太平桥”。太平桥为两台四墩五孔的卧式平桥,全长64米。两端桥台为半月形,与古镇街道相连。 桥头有一石碑,上刻“七修太平桥序”,讲的是郁山镇太平桥创自清雍正七年,迄今已近三百年的历史,其间几经洪灾,又几经复修,可惜每况愈下,致其面貌远不如原样规模壮丽可观。如今所见的这座太平桥则是2001年郁山镇老百姓捐款捐物重修的,站在新太平桥上,便可看见河边的老盐厂废墟。
顺河老街是郁山镇的古街,石板铺就的街道、封火墙,以及老店铺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里生活着多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构成了典型的郁山民俗文化。从郁山美食中便可以领略到多种民族融合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由红薯淀粉、糯米、肉末蒸制而成的美食郁山三香,就具有浓厚的汉、苗、土家融合的特色。因为其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吃起来色香味俱全、酥软化渣,且营养搭配合理,颇受大家喜爱。
我们在古镇上逗留了一下午,不仅品尝了郁山三香,还品尝了郁山特产晶丝苕粉、鸡豆花、都卷子、糯米糍粑以及曾作为皇室贡品的郁山擀酥等等。郁山擀酥皮薄馅厚,酥脆香软,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透明的鱼和奇异的钟乳石
第二天行程路线:
郁山镇—龙洞峡顶—龙洞峡谷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从郁山镇搭车前往龙洞峡(也有人称之为龙桥)。龙洞峡位于后灶河的中段,在龙洞峡顶下车,然后沿山路徒步至峡谷底。沿途有一小段陡坡,必须依靠安全绳索才能得以通过。驴行经验丰富的领队大哥,事先攀上陡坡将绳索一端固定在坡顶的某处,让其他队员一个接一个地拽着绳索往上爬。
虽是夏季,龙洞峡谷内却很凉爽。洞壁高达几十米,穿洞而过的溪流在洞内零乱的碎石间隙中跳跃着前进。随着溪流走向,到达洞的另一面,类似“三角洲”的凸地闪现。因地势较高,这里常被驴友们当作宿营地。在“三角洲”的另一边,还有一个溶洞。该溶洞的奇特之处便在于那条地底下涌现的河流——阴河。河流很长,可以划船进入。
在阴河口,我们碰到了垂钓的驴友们。阴河里面基本见不到光,这里的鱼大都是身体半透明、眼睛退化的鱼种,它们均靠着发达的嗅觉和感官生存。凡是溶洞都少不了各种形状各异的钟乳石。阴河里的钟乳石,虽然远没有重庆著名的雪玉洞和芙蓉洞那么的气势磅礴,倒也玲珑精致,甚是醒目。
到了晚上,峡谷的景致又幻化成了另一番景象。“三角洲”上支起五颜六色的帐篷,溶洞内水滴的叮咚声和溪水的哗啦声变得更为清晰起来,驴友们便在这如音乐般有节奏的水流声中,安然入眠。
挑战三个相连的深潭,潜水前行
第三天行程路线:
龙洞峡谷—郁山镇—彭水—重庆
溯溪颇费体力,需要会的技能也多。游泳、攀岩等技术是基本要求。和我们一起来的队友中,体质无法胜任的便在龙洞峡谷等着我们返回。
从龙洞峡向上溯溪约2公里,沿途溪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且常有巨石横卧其中。在这段溯溪旅程中最考验溯溪技巧的,是巨石和瀑布两处地方。
刚从龙洞峡向上游涉水不久,一直径约2米的巨石如拦路虎般躺在陡峭的绝壁之间。溪水绕过巨石,流速骤增。脚下稍有不稳,就可能被流水给冲倒。幸好,此处的水不是很深,可以借助登山杖插在溪水里固定的力量,辅助我们逆溪水而行。
在我们折回的地方,溪水在这里突然消失,河床上到处是裸露的鹅卵石。能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