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卷 总第67期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
Vo1.17 Sum No.67 JOURNAL OF GUANGDoNG RADIOTV UNIVERSITY No.1.20o8
Web2.0时代的E—learning2.0
Web2.0 Era of E—learning2.0
邓国民
DENG Guo—min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College ofComputer Science,Sichuan Normal Univers ,Chengdu,Sichuan,China,610068)
【摘要】web 2.0给我们带来了网络思维和网络应用方法的变革,也为E—learning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它
将促成E—learning 2.0的产生。本文首先介绍Web 2.0的核心内容和特点,然后分析讨论了web 2.0在E—learning中
的应用,最后对E—learning 2.0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Web 2.0;E—learning;E—learning 2.0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764(2008)O1—0016—04
Abstract:Web2.0 not only has brought US the changes in network mentality and application,but also provides additional
support to teaching models of E—learning,which will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E—learning2.0.The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intro-
ducfion of Web 2.0,then con~nue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its application in E—learning,and conclud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E—learning 2.0.
Key words:Web2.0;E—learning;E—learning2.0
Learning的学习过程非常枯燥、死板,学习者完
一 、 引言 全处于被动,无法和教师及其他学习者建立良好
的互动,并且无法获得系统订阅、主动通知等服
E—Learning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十多年了,
务而必需强记一长串的网址,虽然可以使用书
最初以一种激进的观念出现,并随着其有效性在
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逐渐获得了广泛的 签,但由于书签数目惊人,而疏于使用。
承认。目前,E—Learning主要以网络课程的形 2.缺乏学习的归属感。传统的E—Learning
式出现L1 J。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提供了 学习情境单纯简单,主要采用人一机交互方式,
在线课程,比较有名的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 加上众多的账户和密码,网页的编排设计无法即
程项目和里斯Connexions项目的学习材料设计。 时获取重要的信息,学习者很难有在传统课堂教
这些在线学习内容主要是通过网络学习管理系统 学中的那种归属感,学完就与E—Learning系统
来组织和传输的,即以一种传统的E—Learning 完全脱离,这使得他们无法体会E—Learning学
方式存在:依托一个虚拟学习社区,围绕课程、 习灵活的优点 J。
课程表和测试组织学习内容。这种E—Learni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HB的提取方法.pdf
- Photoshop软件课几种教学模式的探讨.pdf
-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比较.pdf
- PLC在电动机温度保护中的应用.pdf
- PLC在桥式托盘翻转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pdf
- PMH-150型母线差动保护差流分析.pdf
- PowerBuilder中使用MSComm控件进行通信的研究.pdf
- PPTV网络电视的“娱乐经”.pdf
- PRECIS模式对宁夏气候模拟能力的初步验证.pdf
- Pre—IPO:盈利新机会.pdf
- Widgets Gone Wild——Are those portable little Web programs the next killer app?.pdf
- WiMAX标准跟踪研究.pdf
- Windows Server2008初露锋芒之应用程序虚拟化.pdf
- WTO协议的世界贸易宪法地位探析.pdf
- XJM-S16型浮选机在曙光选煤厂的应用.pdf
- X-37B:太空航天器的新成员.pdf
- XML在服装部件信息数据存储上的优势.pdf
- X线平片可为各类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pdf
- X波段双站SAR实验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pdf
- XZ-21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与维护.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