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林语堂的散文活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年代林语堂的散文活动

30年代散文总体特征: 一、创作派系的政治化分野。 二、文体意识大大增强。 第一节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30年代林语堂的散文活动: 林语堂(1895-1976)。1932年起,创办《论语》半月刊、《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 30年代是他散文创作的高峰期,从1932年《论语》创刊到1936年赴美国,发表各种文章(多为散文)近300篇,其中一部分收在《大荒集》和《我的话》中。 2、林语堂的散文观: 幽默、闲适、独抒性灵。 3、林语堂散文创作特点: 题材庞杂; 文化信息蕴涵丰富; 凸现自我性灵; 格调闲适、幽默。 3、林语堂散文观的局限性与独到贡献: 局限:不合时宜 独到贡献: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第二节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一、“鲁迅风”杂文 作家有:唐弢、徐懋庸、瞿秋白等等。 二、小品散文 作家有:茅盾、萧红、吴组缃、艾芜、 叶紫、郁达夫、巴金等等。 第三节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一、 “京派” 散文 ??主要散文家:何其芳、李广田、吴伯萧、师陀、沈从文等。 何其芳: 30年代致力于“独立”的、“纯粹”的散文文体建构的作家。 艺术主张: “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追求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 。 散文集《画梦录》 : 内容:是孤独者灵魂的独语,表现的虽然是作者远离现实,幽闭书斋,自我彷徨,幻想无依的心灵隐曲,却隐约地触及到现代社会人性某一层面的真实。 艺术特色:善于调和意象、声音、色彩、节奏去编织如梦似烟、瑰奇玄妙的艺术境界 。 美学特色: 17篇作品三种风格: 早期作品——错金缕彩的美 《墓》《秋海棠》《黄昏》《雨前》 中期作品——朦胧感伤的美 《独语》、《梦后》、《岩》、《楼》、《扇上的烟云》 后期作品——清新明净的美 《伐木》、《画梦录》、《哀歌》、《货郎》、《魔术草》、《弦》、《静静的日午》等。 《画梦录》的精致、艰涩、朴素而蕴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作者三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感情,构成一个具有三侧面的美的整体 《画梦录》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立的抒情散文体。因其对现代艺术散文体裁的独特制作,而获1936年《大公报》的文艺奖金。 二、缪崇群、丽尼、陆蠡等人的抒情散文 缪崇群:《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碑下随》等7部散文集。 丽尼:《黄昏之献》、《鹰之歌》和《白夜》三个散文集。 陆蠡:《海星》、《竹刀》两部散文集。 三、?开明同人的散文 丰子恺、夏沔尊和叶圣陶。 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 思想特色: 觅至味于人生:在最平凡琐碎、微不足道的事件里发现生活的哲理与生活的诗。 夏沔尊:散文集《平屋杂文》 叶圣陶:散文集《未厌居习作》 第四节 报告文学与游记 一、报告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五四”时代,近代知识分子报告西方社会情况的文章,已具备了报告文学的一些特质。 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则可视为现代报告文学的发轫。 后来,茅盾、郑振铎、叶圣陶、郭沫若等在一些重大事件和政治运动中都写过类似报告文学的散文。 30年代出现“报告文学”这个名词并对这种文体的有意识地提倡 : 30年代报告文学的“初潮”涌起于东北“九一八”与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后。阿英从中选编出版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为最早的一部标明“报告文学”的结集。 1936年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丰收年,形成报告文学的“热潮” 。茅盾主编的规模巨大的《中国的一日》的报告文学专集,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夏衍的《包身工》是这一时期最优秀的作品,标志着报告文学艺术的成熟。被誉为“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纪录”。 二、游记 朱自清、李健吾、郑振铎等 本章知识点: 《论语》与《人间世》、《宇宙风》、 30年代“鲁迅风”杂文及其主要作家、 开明同人散文 思考题: 1、林语堂的散文观。 2、评何其芳(画梦录)的艺术特色,并说明其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 * 第一节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第二节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第三节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第四节 报告文学与游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