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5)形象生动 甲骨文是师法自然,合众美的结果,大部分字在大自然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形状、声音、轨迹等。 万[萬] 春 上方是草木抽发的曲芽,下面那一部份是一计时的标 至 一支箭由远方而来,射到靶上,一代表箭靶 观 是一只猫头 喙,两侧是一双眼睛.显出一副主神贯注观贯注观察的样子,最下面的是乌,表明猫头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殷墟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笔法特点: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尽管当时贞人在书写或契刻时未必将其作为书法艺术来创作,但从现存的甲骨文中仍可以看出先民们对毛笔与刀的运用已十分成熟,且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技巧。商代已有毛笔,从朱书或墨书甲骨上看,用毛笔书写的字迹点画呈柳叶形,用笔的起止运收及其外部轮廊变化很有规律,力度很强。从中可以看出,甲骨文字的书写入笔轻而疾;运笔有疾有徐,转折处圆润自然,与契刻后的效果差距较大,尤其是曲笔更为明显,弯转处多为搭接而成。总之,甲骨文大部分是以刀代笔,不象毛笔书写那么自如,因此笔道中间略粗,两端稍尖,显得瘦硬、坚实、爽利、富有立体感。且刀法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充分表现了文字初级阶段的朴茂、稚拙与生动。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书迹与后来笔法纯熟、规整的书法作品相比,显得更加自然,具有一种朴素的美感。 甲骨文的笔道瘦劲挺拔,遒丽天成,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后世书家对其理解与取舍也不尽相同。有的用甲骨文笔法书写,追求刀刻效果,有的则用金文或小篆笔法书写,以求雄浑苍莽或简静肃穆,因而书法风格各有不同 笔画形态: ①直线: 棱形线 B.逆入线 ②曲线: 练习: 2.笔画顺序 殷墟甲骨文以刀笔书法为主,间有毛笔书法者。甲骨文刀笔技巧和结体法式有章可循,书写笔顺有四大特点:(1)先直后横,斜笔及曲笔的竖形者同于直。(2)上下结构的字,一般都是先上后下书刻。(3)左右结构的字,先左后右。(4)中心轴对称的字,则在先直后横、先上而下、先左后右的原则下,先完成中间部分,再从左而右完成整个字。中国法书传统的结体笔顺习惯,早在殷商就已确立。此等书写法式,必然因乎师承传授和反复练习方能绳绳相继不绝于后。1937年郭沫若在《殷契萃编》中揭出1468号一片习字骨版,指出其中第四行,“字细而精美整齐,盖先生刻之以为范本。其余歪斜刺劣者,盖学刻者所为”,“刻鹄不成,为之师范者从旁捉刀助之,故间有二三字合乎规矩。师弟二人蔼然相对之态,恍如目前,此实为饶有趣味之发现。且有此为证,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可见当时甲骨文的书刻者确乎有很强的审美意识和书写艺术标准,为达到能熟练掌握刀笔书法技巧和练就一手好字,既有师授承袭,又十分重视个人日常不懈的临摹练习。 3.组合形态: ①相离 ②相接 ③相交 笔法总练习 二.结构特点: 甲骨文结体多为长方形,少量为方形,既成汉字格局,又变化多姿,在均衡、稳定、大方中颇有运动感。多数象形字繁简不一,随体异形,婉曲舒徐,顾盼自如,构成一种天然的形体美。罗振玉在《殷墟书契考释·序》中说:古文因物赋形,繁简任意,一字之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