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贵财旅游).doc

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贵财旅游).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贵财旅游)

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调查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前言 3 第一章 黔灵山公园旅游环境 3 1.1基本概况 3 1.2自然环境 3 1.3人文环境 3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4 2.1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4 2.2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4 第三章 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5 第四章 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的评价 7 4.1 资源优势 7 4.2 资源缺陷 7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8 5.1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保护建议 8 5.2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8 主要参考文献 8 前言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赖以产生的基础,是旅游地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物质实体性的旅游资源还是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都切实地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内并受到空间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掌握《旅游地理学》的课程内容,了解不同角度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与其评价的方法体系,掌握旅游资源地理章节的基本内容,本实践课以6人为一小组,对黔灵山公园的旅游资源做了一次调查,并形成一份调查报告,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黔灵山公园旅游环境 1.1基本概况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北,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公园建于1957年,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茏,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 1.2自然环境 黔灵山公园内古木参天,植被茂密,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由于黔灵山一带处于高原地带,所以黔灵山的气候条件具有与典型中亚热带地区所不同的高原亚热带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沛、生长期长,年均气温15.3℃,一月均温4.9℃,最高气温33-34℃,最低气温4―5℃,无霜期270天。黔灵山属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园区山岭连绵、谷地相间,地形富于变化,海拔在1100米-1396米之间,地形各有起伏,相对高差不大,约200米左右。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出露较多的地层,在地貌上黔灵山一带为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园区山岭沟壑众多,坡向齐备,具备各类型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由于历史原因,原始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已基本无存。现存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与被破坏后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为主,并生长着1500余种树木花卉和1000多种名贵药材,共计128科350属476种,其种数约占全省植物的8.17%。除此之外,清泉怪石,随处可见,并有成群的猕猴和鸟类栖息于此。 1.3人文环境 黔灵山公园人文旅游资源相比自然资源毫不逊色,沿“九曲径”登山可达弘福寺,该寺建于明末清初,是贵州著名的佛寺之一。弘福寺与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被软禁于麒麟洞内。通往这座佛寺的婉蜒小道上可见到陡峭悬崖上的石刻群。登上山顶的“瞰筑亭”,贵阳市全景尽收眼底。山脚下是人工拦住大罗溪而形成的黔灵湖,湖面如镜,可乘坐游船静静的在水面上观赏。湖畔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黔灵公园是一座综合性的游览公园,公园幽静的山谷里还建有动物园。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2.1黔灵山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黔灵山原名大罗岭,旧名唐山。自明洪武至永乐年间(1375--1414)镇远侯顾成游登并发现圣泉之后,山中景点始见于史籍,其秀丽奇诡的自然风光才渐为世人所知,陆续有人迈出了探寻的脚步。其中以明石阡知府祁颐、贵州市政使范理、贵州主事钟震、贵阳举人越英、文学家杨慎、镇守贵州太监杨金、贵州提学副使万士和、旅行家徐霞客等为著名。但直到清初仍然是“荒烟野树,人迹罕至,固虎豹之宅,而狐狸之居也。”直到康熙十一年(1672)佛教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代传人赤松和尚于山中创建弘福寺,名其山为黔灵山后,这座处于黔中万山丛中的独秀灵山才令人瞩目,前未游历山水、销影遁迹、弘法传道的先贤往哲、 骚人墨客、高僧名释、达官贵人不绝于途,很快便使黔灵山成为热闹非凡、远近驰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此后,黔灵山旅游胜地之名益发响亮,数百年不衰。不仅冠于黔南,且足与滇之西山,蜀之青城相泊仲。黔灵山的开发,旅游业的兴旺,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黔灵山的佛教。 佛教在唐代从黔北传入黔中,至元末,佛教影响已遍及全黔。黔灵山到明代已开始受到佛教影响。之后,尽管黔灵山饱尝动荡,历尽沧桑,但佛教一直是黔灵山的主要活动者,直到清末亦是如此,就是到了民国中期,黔灵山仍然是落发僧徒的世界。数百年来逐渐形成的这种状况,决定了佛教徒成为黔灵山开发者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成为黔灵山旅游业发展与繁荣的主要力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