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庆60年诗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厂庆60年诗歌

厂庆60年诗歌 篇一:厂庆60年 风雨兼程六十载 我誓终生永追随 日月更迭,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我们即将迎来金陵船厂建厂六十周年华诞。过去的六十年,是辉煌的六十年,也是艰苦奋斗的六十年;是意气风发的六十年,也是不断改进的六十年;是充满挑战的六十年,更是走向成熟的六十年。正是有了这六十年的风雨,六十年的磨难,才有了今天的辉煌,作为金陵船厂的一名员工,我感到骄傲,更感到荣幸。 回首六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开展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斗争。在这种大环境下,以“和字110号”双层木质趸船为主体的原始金陵船厂建立,后来购买了“三兴机器厂”的全部厂房和设备,辟为修船基地。至此,金陵船厂初具规模定名为“长江航务管理局第三船舶修理厂”。 建厂初期,第一批金陵人积极学习,勇于创新。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劳动力条件差的困难生产条 件,全体金陵人共同研究,大胆尝试,一方面学习苏联电焊经验,一方面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最终他们成功的采用焊接工艺代替传统的铆接工艺,并经水压试验,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大大降低了施工周期。另外,先后革新成功”卸船滑板千斤钩”,“钢制固定地龙”,“高强度铆钉枪头和弹子”,“风动弯板机”,“木工开榫机”,“压板机”,“别桩制作新工艺”等。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节约了大量的工时原料,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公人的劳动强度。 尽管成立之初的金陵船厂条件差,设备力量不足,但广大职工因 陋就简,苦干实干。他们经常在一无图纸,二无放样台,三无设备的条件下,全用土法和手工工具,完成任务,且质量基本符合要求。经过大家的艰苦奋战,厂区面积和生产设备不断扩大,生产力得到了不断发展。至1957年,厂区面积发展到93000平方米,扩大20倍。厂房面积发展到10188平方米,扩大100倍。固定资产由原始的11.6万增加到175万。年修船量从1952年的24艘上升到1957年的99艘提高了四倍。工业总产值由38.62万上升到267.23万,增长7倍。向国家缴纳税金145.21万。所有的员工集中智慧,倾尽全力,为长江航运和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着修船技术的日益成熟,金陵船厂受到业内的普遍好评,并于1957年迎来了改变以后命运的重大转折。1957年金陵船厂承建全长75米,能承运矿石1000吨的矿字1049驳,并于1958年10月完工。矿字1049驳的建成投产,推动着金陵船厂由“以修为主”向“修造并举”发展,这是历史性的转折。 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经历磨难。正当金陵船厂步入正轨,各方面有序进行,准备昂首前进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金陵船厂的生产和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一度处于半停顿状态,出现了建厂以后从未有过的连续三年经营亏损。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给金陵船厂的生产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首先是材料浪费大。材料领发不讲制度,不讲用途,任意领取。其次是生产成本高。1965年,每百元商品生产成本为86.11元,1966 年增至94,80元,1967年更是达到107元,1968年竟高达163.10元。再有就是生产纪律差,劳动事故频出。三年中发生设备受损,工伤,火警等事故多起。其中“矿1019驳”爆炸事故最为惨重,造船1死三伤,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 “文化大革命”对金陵船厂的冲击是惨重的,怀着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广大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排除各种干扰,坚持生产,坚守工作岗位,使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于1974年建造东方红411轮。这是一艘航行于上海至高港的客货轮,全长82.8米,宽13.3米,满载吃水2.75米,排水量1555吨,载客1260人,载货120吨,双主机,单机功率980马力。东方红411轮的建造成功,标志着金陵船厂的技术工艺,造船质量,造船周期,物资供应和安全操作都达到了批量造船的条件。至此金陵船厂由“修造并举”进入批量造船的新阶段。 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走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迈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金陵船厂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特别是在21世纪初期,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加强了与世界的交流,另一方面世界航运事业进入黄金时期。所有金陵人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良好的国际造船环境和江苏天然的优越造船条件,飞速发展。由于南京厂区生产条件的限制,金陵船厂在扬州仪征投资建设江苏金陵船舶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占用长江岸线1452米,所处岸线稳定,水势平缓,常年水深在8米以上,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岸线资源及深水域条件,是建造5万吨级以上大中型船舶 的理想基地。有效地解决了南京生产条件不足的难题。在此期间金陵船厂从单一建造国内驳船发展到可以按照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挪威等船级社的标准为国内外客商建造高质量的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