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朝诗人,作品有《陇西行》等
唐朝诗人,作品有《陇西行》等
篇一:陇西行王维阅读答案
篇一:陇西行王维阅读答案
①陇西行:乐府古题名之一。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②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③匈奴:这里泛指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 ④酒泉:郡名,在今甘肃省酒泉县东北。 ⑤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⑥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 燧 ,夜晚举火为 烽 。戍,一本作 火 。 ⑦断:中断联系。1.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3分)2.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1、塑造了一个因军情紧急而驰马疾报的军使形象。(2分)匈奴包围酒泉,军情十分紧急,因大雪封山,烽火不能传递信息,所以军使快马加鞭传递军书。(2分)2、夸张(1分):走马扬鞭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就一闪而过,写出了军使速度之快。(1分) 对比反衬(1分):关山飞雪,烽火无烟,消息难以传递,现在军书却飞驰而至。(1分)侧面描写(1分):本诗写的是边塞战事,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选取军使飞马告急这个侧面来写,尽显战事的紧张。(1分)(以上三点答其中两点即可给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赏析: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 一走马 、 一扬鞭 的瞬息之间, 十里 、 五里 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 围 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 至 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 走马 、 扬鞭 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现在,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这首边塞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与紧张,展现出诗篇 意余象外 的深邃与凝重。篇二:陇西行王维阅读答案
《陇西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火断无烟。
8.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3分)
答:
9.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3分)
答:
相关:
《陇西行》:福清教育网整理
8、塑造了一个因军情紧急而驰马疾报的军使形象。(2分)匈奴包围酒泉,军情十分紧急,因大雪封山,烽火不能传递信息,所以军使快马加鞭传递军书。(2分)
9、夸张(1分):走马扬鞭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就一闪而过,写出了军使速度之快。(1分) 对比反衬(1分):关山飞雪,烽火无烟,消息难以传递,现在军书却飞驰而至。(1分) 侧面描写(1分):本诗写的是边塞战事,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选取军使飞马告急这个侧面来写,尽显战事的紧张。(1分)
(以上三点答其中两点即可给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篇三:陇西行王维阅读答案
译文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注释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