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水库集水区崩塌地调查与规模频率分析-成功大学.PDF

曾文水库集水区崩塌地调查与规模频率分析-成功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曾文水库集水区崩塌地调查与规模频率分析-成功大学

2006 岩盤工程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2006 Taiwan Rock Engineering Symposium, Tainan June 26-27 曾文水庫集水區崩塌地調查與規模頻率分析 李馨慈 陳時祖 魏秀珍 余騰鐸* 王建力 國立成功大學 資源工程系 * 國立成功大學 地球科學系 摘要 曾文水庫位於嘉義縣、台南縣與高雄縣交接處,為嘉義縣大埔鄉曾文溪主流上游,總容 量達 7億立方公尺,為全省容量最大之水庫。水庫集水區之崩塌情況對於水庫之利用非常重 要,故本研究利用民國 92及 93 年之航空照片製成曾文水庫集水區內之崩塌地資料庫,並對 境內崩塌地之規模與頻率進行研究,以期了解集水區內崩塌地之碎形特性。本次調查之集水 區面積為 48384.08 公頃,集水區範圍內之崩塌地共有 452 處崩塌地,總崩塌面積 1170 公頃。依據前人研究所得之規模與頻率之關係式,可得本研究調查之崩塌地規模與頻率之關 -3 2 2 係曲線,面積大於 10 km 至 1km呈乘冪現象,其曲線坡度 即碎形維度值( )=1.4 。了解區域 內山崩規模與頻率的關係有助於山崩危害度模式之建立。 關鍵字:山崩、曾文水庫、崩塌地、碎形。 一、前言 水庫集水區內發生的山崩現象,往往會影響水庫本身的壽命,而曾文水庫又因受地形、 地質、土壤、氣候、人文與土地利用等因素影響,極易發生崩塌,崩塌所產生的泥沙經由洪 水輸送至水庫,使得水庫淤積大量泥沙。過去 南區水資源局曾先後分期實施各項集水區治理 調查工作,並委託農林航空測量所先後於民國 1980 年、1986 年、1992 年及 1996 年進行本地 區之航測調查工作,以了解集水區現況、土地利用、崩塌地發展及溪流沖蝕等變化,且近年 來氣候異常,颱風豪雨不斷,如 2001 年納莉颱風、2004 年敏督利颱風及艾莉颱風皆為曾文 水庫集水區帶來豐沛雨量,而挾帶流入水庫泥砂量亦相當可觀。 本研究收集最新航測照片民國( 92及 93 年)建立曾文水庫最新數值地形圖,利用製作數 值地形圖之航空照片觀察其立體影像來製作較細分類之山崩目錄圖,並做各項統計以與 1997 年農林航測所編印之報告作比較。 - 409 - 李馨慈、陳時祖、魏秀珍、余騰鐸、王建力 曾文水庫集水區崩塌地調查與規模頻率分析 409-418 二、研究區域概述 曾文水庫大壩位於台南縣與嘉義縣的交界處,水庫集水面積為 483 平方公里,行 政區隸屬嘉義縣阿里山鄉、大埔鄉、番路鄉與高雄縣三民鄉 (如圖 1) 。 集水區位於台灣西南部曾文溪上游 ,地質分區屬於西部簏山帶地質區,集水區內 之地層以第三世紀中新世紀及上新世紀為主,階地堆積零星分布於河岸兩側。由水山 以下至大埔間之高山區,主要為由年代較老而堅硬之中新世地層所構成。區內之構造 線相當密集,主要斷層由上游至下游有西北之達邦斷層、瀨頭斷層,南北向之茶山斷 層、大埔斷層及馬頭山斷層等等。 本集水區降雨多集中在夏季,自四月開始增加,至九月達到最高,而十月至翌年 三月為乾燥季節,降雨量小於潛在蒸發散量;氣候型態屬於亞熱帶重濕氣候。 [1] 圖 1曾文水庫集水區行政區界與水系道路略圖 - 410 - 2006 岩盤工程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2006 Taiwan Rock Engineering Symposium, Tainan June 26-27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