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妇产科检查表
4、骨产道
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形)
前后径(真结合径)11 cm ;横径 13cm ;斜径 12.75cm
中骨盆平面 (纵椭圆形)
前后径11.5 cm ;横径(坐骨棘间径) 10 cm
骨盆出口平面
横径(坐骨结节间径)9cm ;前矢状径 6cm ;后矢状径 8.5cm
骨盆轴
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
骨盆倾斜度
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之角度? 60°
12、三个产程的定义、临床特点及相应处理
产程
定义及时限
临床表现
产程观察及处理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
初产妇11—12h
经产妇6—8h
规律宫缩
宫口扩张
胎头下降程度
胎膜破裂
1、宫缩、胎心;
2、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
潜伏期: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内,一般8小时,最长不超过16小时;
活跃期:从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10cm,一般4小时,最长不超过8小时;
4、胎膜破裂多在近开全时破裂,注意胎心、羊水等情况;必要时人工破膜;
5、其他:血压、饮食、精神、活动与休息、大小便,必要时灌肠、导尿、清洁会阴,准备接生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
初产妇1—2h;经产妇 1h
子宫收缩增强
排便感
胎儿下降及娩出:“胎头拨露”、 “胎头着冠”
1、密切观察胎心;
2、指导产妇屏气;
3、接产准备;
4、接产:1)保护会阴,协助胎儿俯屈2)协助胎儿仰伸3)助前肩娩出4)助后肩娩出
5、会阴切开:指征:会阴过紧、胎儿过大,病情急需结束分娩。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胎儿娩出后到胎盘胎膜娩出。需5—15分钟, 30min
子宫收缩
胎盘娩出:胎盘剥离征象
阴道流血
1、新生儿处理:1)清理呼吸道;2)处理脐带;3)Apgar评分:呼吸、心率、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4)其他;
2、胎盘处理:1)协助胎盘娩出;2)检查胎盘胎膜;
3、检查软产道;
4、预防产后出血
6、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Ⅰ度
多见于分娩期,胎盘剥离面积小(<1/3)
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征不明显
子宫软,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
胎位清楚,胎心率正常
产后检查见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可诊断
Ⅱ度
胎盘剥离面1/3 ~1/2
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痛或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多少成正比。
无阴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
子宫大于妊娠周数,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
胎盘附着处压痛明显,宫缩有间歇
胎位可扪及,胎儿存活
Ⅲ度
以内出血和混合性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1/2,有较大胎盘后血肿
临床表现较Ⅱ度加重,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子宫张力大,硬如板状,于宫缩间歇期也不松驰。
胎位扪不清,胎心消失
无凝血功能障碍属Ⅲa,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属Ⅲb
14、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鉴别
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
病史
高血压、外伤
无诱因
症状
腹痛剧烈,失血与出血不一致
无腹痛、失血与出血一致
体征
子宫压痛、板状腹,胎心不清
子宫软,胎心可好
B超
胎心变异、宫口无胎盘
宫口有胎盘
产后检查
胎膜破口与胎盘7cm
胎膜破口与胎盘7cm
、产力异常
临床表现特点
处理
子宫收缩乏力
协调性
宫缩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但收缩力弱,尤其缩复作用差,宫缩时宫腔内压低于15mmHg
宫颈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不能如期下降,产程延长,甚至停滞。
潜伏期延长:潜伏期超过16h
活跃期延长:活跃期超过8小时
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宫口停止扩张达2小时以上
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第二产程超过2小时;经产妇第二产程超过1小时
胎头下降延缓:宫颈扩张减速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厘米/小时;经产妇﹤2.0厘米/小时
胎头下降停滞:减速期后胎头下降停止1小时以上
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
寻找原因,有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加强宫缩,否则及时剖宫产。
第一产程:
一般处理:消除紧张,补充水分和营养
加强宫缩:人工破膜、缩宫素、地西泮
第二产程:头盆相称,静滴缩宫素。伴胎儿窘迫S≥+3者产钳助产,否则行剖宫产
第三产程:胎肩娩出后可静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不协调性
宫缩失去正常的对称性、节律性,极性倒置,宫缩强度下段强而上段弱。
调节子宫收缩,使其恢复正常节律性及极性
强镇静剂:哌替啶或吗啡肌注
伴胎儿窘迫征象及伴有头盆不称者禁用强镇静剂,而应尽早行剖宫产。
宫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禁用缩宫素
子宫收缩过强
协调性
子宫收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但收缩力过强。
产道无梗阻时,则表现为产程短暂,总产程﹤3小时为急产
若产道梗阻,可发生病理性缩复环或子宫破裂
应以预防为主
药物治疗:宫缩抑制剂(硫酸镁)、哌替啶肌注
分娩方式:
若宫缩缓解、胎心正常,可自然分娩或经阴道手术助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