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被苏联流放无法移民德国 回不去德裔俄罗斯人.docVIP

70年前被苏联流放无法移民德国 回不去德裔俄罗斯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0年前被苏联流放无法移民德国 回不去德裔俄罗斯人

70年前被苏联流放无法移民德国 回不去德裔俄罗斯人70年前,苏联将数十万德裔人士集体流放到遥远的中亚加盟共和国。如今,随着德裔社区日益萎缩,因各种原因滞留当地的德国移民后代深陷失落和迷茫。 不会德语的“德国人” 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每到星期天,都会有大约30人聚集在福音派路德教会祈祷。这座教堂过去经常人满为患,现在到处都是空位。牧师虽然来自德国,但在过去10年里一直用俄语主持礼拜。做礼拜的教友中不少有德国血统,会说德语的人却寥寥无几。 位于同一座城市的德语培训中心是德国政府资助成立的歌德学院的合作伙伴。目前,有约250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各地的德裔人士到此学习。“他们学习德语的目的不再是准备回到故土,只是不想忘却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中心主任艾拿古尔·阿塔卡伊娃说。 金里奇·辛德勒就是其中一员,虽然讲不了几句连贯的德国话,仍渴望保持自己的文化渊源。身为俄罗斯人和德国人的混血儿,他于日前接受美国《大西洋月刊》采访,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时屡屡提到“meinemutter(我母亲)”。13年前,德国政府准许漂泊在外的德裔人士认祖归宗。然而,辛德勒与同为俄德混血的妻子,因未能通过政府的口语考试而被裁定不符合移民资格。正如他指出的那样,“凡是还留在这里的,大都是被拒签的”。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圣彼得堡“欢迎欧洲人定居”政策的感召下,很多德国人移民到沙皇俄国。不过,这些德裔俄罗斯人仍保留着自己祖国的语言和宗教传统。 1941年,这些文化传统竟然成了他们被苏联当局怀疑和迫害的“证据”。自希特勒发起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半年之内,数十万德裔俄罗斯人相继遭到围捕,并被流放到中亚的几个加盟共和国。抵达流放地后,壮劳力被送入“劳改集中营”,造成数千人死亡。 苏联解体后,重归统一的德国欢迎海外侨民回归,侨居吉尔吉斯斯坦的德国人有了决定去留的权利。据统计,1989年,该国还有超过10万德裔居民,到2009年只剩9500人。 在德国政府的资助下,比什凯克的“吉尔吉斯德国之家”为德裔人士及其亲属提供语言培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漂泊在外的德裔侨民返回故乡要满足两个条件:护照上必须明确填写是德国人;必须通过德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每半年一次的考试,考试内容为基础德语及德国文化。2005年以后,移民的子女及配偶也必须通过语言考试。 近两年,参加考试的人数大不如前。德国驻比什凯克大使馆语言测试署的雇员叶莲娜·斯洛维奇克透露,明年的考试只有16人报名参加。来年,语言测试署就可能关闭。 滞留者的辛酸无处诉说 那些依旧滞留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德裔人士,几乎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辛酸要倾诉。参加完周日的礼拜后,伊琳娜·克里格讲述了她的故事。克里格的父亲是德裔俄罗斯人,由于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失去了双亲,在孤儿院长大的他根本不会德语,没从父亲那里学过德语的伊琳娜自然也无法通过语言考试。虽然很感谢“吉尔吉斯德国之家”,但移民申请被拒绝仍然让她难过。“这么多人都被接收,我的申请则被拒之门外实在没道理。” 常来做礼拜的瓦伦蒂娜·穆西纳是名健壮的中年女性,有着一双亚洲人的眼睛。她能讲流利的德语,移民未果显然另有原因。原来,瓦伦蒂娜的母亲是德国人,遭流放前住在敖德萨,父亲是哈萨克人。苏联时期,她的母亲因德国血统常常被称为“法西斯”,为了不让女儿受辱,父母特意在她户口证明的“种族”一栏填写了哈萨克族。多年之后,这个选择却成了瓦伦蒂娜回乡路上无法逾越的障碍。 2011年秋天,“吉尔吉斯德国之家”举行了名为“悲痛和记忆”的聚会,以纪念德裔俄罗斯人遭流放70周年。许多与会者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前来,聚集在院子里的铁碑周围追忆往昔。然而又有谁能知道,80周年纪念日的那天,这里的德裔社区是否还存在呢? (据《青年参考》 作者史春树)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