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水疗机的使用说的明书
儿童水疗机
使
用
说
明
书
1.水 疗 的 作 用 原 理
水疗对人体作用的实质,是以水这个媒介物作为一种外因刺激来改变外界环境,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引起体内器官功能变化。水疗作用机制有三个决定性因素:即温度、机械及化学的刺激作用,其中尤以温度的刺激作用最为显著。
一、温度作用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自身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当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仍然能在自己的体内保持恒定温度。这种生物学特点,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
(一)体温调节
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担负着既调节产热,又调节散热的双重任务。体温调节中枢位于间脑视丘下部苍白球,中枢体温调节的活动主要受以下两种因素。
1、血液温度影响
实验中将物体的颈动脉剖露,附帖一个套管,使温水经此套管流过。血液因管壁的温度升高而变热,刺激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动物周身发汗。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温度升高的血液流经间脑时,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于是发生了一系列降低体温的变化,热量产生少而散失多。与此相反,如流经间脑的血液温度降低时,体温调节中枢加强体温升高的变化,热量产生多而散失少。
2、神经反射影响
当温度因素作用于皮肤时,皮肤感受器发生兴奋并传入中枢,再由中枢发出冲动信号,传到产热或散热器官。大脑皮质对体温调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热代谢的一切调节活动,都是由于无数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官建立起条件反射,并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进行的。这就是中枢神经系统所肩负的既调节产热又调节散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人体受到温度刺激时,体温调节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性两个方面进行的。
(1)物理性体温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热量。人处于安静状态时,体内每分钟产生的热量约0.8-1.0kcal,而在运动时,每分钟产生热量7-8kcal,一昼夜平均产生热量2.500kcal。假如产生这样多的热量便全部保留在体内的话,则生命就不能维持。因此,为了维持体内热量的平衡,产生过多的热量便向四周空气中间放散。从体内放散热的方式有对流、辐射、出汗和呼吸等。外界空气或其他介质温度的改变,与体内新陈代谢有密切联系,空气温度升高或降低,产热或散热过程均发生改变。空气温度低,热放散少,空气温度高,热放散也多。皮肤血管的收缩与扩张,在散热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这是因为血液具有高度的导热性。对流放散热量的多寡,取决于皮肤血管的血液流量,通过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大,散热就多,血流量少。散热就少。例如人体处在冷的环境中,皮肤苍白、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这是机体为适应环境变化的反应,它限制了通过对流与辐射放散热量。这种体温向四周的放散,只有在四周的空气或其他介质低于体温才能进行,如果高与体温则要通过汗液蒸发的形式来放散热量。水的热通量很大,每蒸发1g汗液,可以放散2.400-2.800kcal
热量。当然,排汗的多寡直接受空气中水蒸气饱和度的影响,饱和度越大,汗液越难蒸发。除了汗液蒸发来放散热量之外,呼吸次数增加也能增加放散热量,因为呼吸可以带出一定的热量。
(2)化学性体温调节:所谓化学性温度调节,是指人体内物质代谢和产热变化的许多生理过程而言。人体处在冷的环境中,体内的产热过程增强,肌肉寒战,就是迫使肌肉动作以产生热量的表现,变冷的血液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以致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糖及脂肪代谢和蛋白质的燃烧过程加强。
物理性体温调节,虽然说只要是由皮肤来完成的,但心脏、血管和肺脏的功能状态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化学性体温调节中,正常的新陈代谢及足够的营养供应亦是很重要的。
(二)温度感觉
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热便由热度高的物体传向热度低得物体。我们如果在皮肤放置一个热度高于皮肤温度的物体,热就由物体传向皮肤,并有温热得感觉,要是放置一个低于皮肤温度的物体,又有凉的感觉。物体温度与皮肤温度相同时,就没有任何温度感觉。
此种温度通常叫做不感温度。国外文献记载,不感温度一般为33-35°C,我国人的不感温度一般认为比较高些。从此观
文档评论(0)